錢學森教案
課題:19 錢學森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課文中錢學森說的兩段話,感受錢學森內(nèi)心強烈的愛國熱情和拳拳報國之心,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情感和報效祖國的責任感。(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倒敘”的寫作手法,知道倒敘手法的好處。( 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
教材分析: 本文的字里行間都充分體現(xiàn)了錢學森的愛國熱情。在寫作手法上最突出的特點是借助描寫人物語言來勾勒人物形象,表達人物感情。文章第二自然段中錢學森所說的一段話,雖只有簡單的35個字,但字字鏗鏘有力,句句擲地有聲,讓我們感受到他不為“優(yōu)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優(yōu)越的工作條件”所動,牢記“我是中國人”,將“回到祖國后能為人人民多做點事”的信念深深地埋在心中。第四自然段中錢學森說的話,不僅有力地駁斥了部分學生貪圖國外的優(yōu)越條件,嫌棄祖國的落后貧窮,忘卻自身肩負的使命,而且讓我們再次強烈地感受到了錢學森心中涌動的愛國豪情,感受到了一顆拳拳的赤子之心。其次,作者還采用側面烘托(如留學期間優(yōu)厚的待遇、中秋之夜的賞月抒懷、美國海軍高級將領的竭力阻攔)、對比(如部分留學生與錢學森的對比)的寫法,讓人物鮮明的形象躍然紙上。最后,在寫作順序上,作者采用了倒敘的寫法,從“魂牽夢繞”、“多么希望”等詞語,開篇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diào)。
學生分析: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已經(jīng)進行了預習,對錢學森這個本來很陌生的人物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對于人物的愛國情懷也只是停留在簡單的詞語之上,如何從課文的字里行間深刻地感知,如何在朗讀中體會人物情感,是這堂課的重點。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