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錢學森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反復朗讀課文,感悟人物語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學生受到熱愛祖國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3、練習想象說話、寫話。
[教學重點難點]:重點:理解錢學森為什么要出國又回國。難點:能抓住錢學森的語言進行個性朗讀品味,體會錢學森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認識了被稱為“中國導彈之父”的科學家——錢學森(讀題),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錢學森從上海交通大學畢業后,1935年出國留學,卻又在1955年有重新回國,他為什么出國?又為什么回國呢?(板書:出國、回國)
3、古語說得好,“識其人,聽其言,觀其行”。請同學們打開書本,快速瀏覽一下課文,用上自己喜歡的符號,從錢學森說的話中去找到答案。
二、學生快速地瀏覽全文,劃出錢學森所說的兩句話,交流。
三、精讀課文二至四自然段。
1、錢學森說的這兩句話簡單而樸實,有非常重要,接下來請同學們認真讀讀這兩句話,(出示自讀要求)
2、學生圍繞要求展開自學
3、交流句一
媒體出示:“我是中國人。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準備,為的是回到祖國后能為人民多做點事。”
1)指名讀,交流。
2)補充資料:錢學森做任何事都是為報效祖國作準備,正如他在1935年離開祖國時,他就在心中默默地說:“再見了,祖國!你現在豺狼當道,混亂不堪,我要到美國去學習技術,他日歸來為你的復興效勞。”
正因為錢學森心系祖國,所以他這樣說——齊讀句一
3)言為心聲,那么錢學森在什么情況下說的這段話,當時他在美國的生活、工作、事業分別是怎么樣的?請大家快速地瀏覽課文的第2自然段,把找到的句子或詞語劃下來。
4)我們來交流一下
a、他當時在美國的生活是怎樣的?
①錢學森在美國享受著優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
②你能想象他在美國有哪些富裕的生活?(汽車、洋房、錢財……)
③這就是一個詞富裕
④可當時的中國經歷了多年的戰火,人們吃不飽、穿不暖,連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都得不到保障,也用一個詞貧窮
⑤但是錢學森放棄了——,毅然他選擇了回國,選擇了——。因為他一刻也沒有忘記——齊讀句一。
b、他在美國的生活是富裕的,那么在美國的工作條件怎樣呢?
①書上用了一個詞優越
②你又能想象他工作時又有哪些優越的條件?(一流的實驗室、先進的實驗器材、與同行一起研究的氛圍……)
③而此時的中國一窮二白,與優越相對應就是簡陋。
④但是錢學森放棄了——,毅然選擇了回國,選擇了——。因為他一刻也沒有忘記——齊讀句一。
c、他在美國能有富裕的生活和優越的工作條件,都是因為他在事業上的成功。從哪里看出他事業是成功的?
①他是馮·卡門教授最得意的學生和最得力的助手。
②介紹馮·卡門:馮·卡門是美國著名的空氣動力學教授,被稱為“現代宇航科技之父”“超音速飛行之父”。
③理解“最得意”“最得力”:由于當時中國貧窮、落后,中國留學生在國外是被人瞧不起的。而錢學森是馮·卡門教授最得意的學生和最得力的助手,這兩個“最”字,意味著——錢學森出類拔萃、異常勤奮,意味著——錢學森深受馮·卡門教授的器重,意味著——錢學森在馮·卡門教授身邊前途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