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主要記敘的是我國的科學家錢學森是怎樣克服種種阻撓堅持要回到祖國,并決心用自己的專長來建設祖國的,要求學生從中體會到他強烈而又真摯的愛國之情。學生著重要通過各種課外資料來理解錢學森的事跡,從而體會到他的愛國熱情。
教學目標:
1.品讀課文,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感受錢學森的愛國之情。
2.聯(lián)系課外資料,結合具體的內(nèi)容展開討論,錢學森是怎樣沖破各種阻撓,堅持回到祖國的。
3.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通過朗讀把自己的理解讀出來。
4.進行寫話的訓練,使讀、說、寫在課堂上合為一體。
教學重點、難點:
1.品讀課文,聯(lián)系課外資料,結合具體的內(nèi)容,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材料感悟錢學森的愛國之情。
2.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做到感情朗讀。
設計理念: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各種能力。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fā)展。因此,本節(jié)課上,緊緊抓住這兩點來組織教學,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讀、說、寫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之情。
設計思路:
抓住課文中錢學森說的兩段話來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聯(lián)系自己課外搜集到的資料以及課內(nèi)補充的閱讀材料,通過自主學習、自主感悟的形式指導學生學習課文,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前一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第19課(教師板課題學生齊讀課題)錢學森。
2.復習詞語。(課件出示詞語:指讀、齊讀。)
3.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對錢學森爺爺有哪些了解呢?(指說)
(教學設想:通過復習,讓學生鞏固詞語的學習和對錢學森有個整體的認識。)
二、學習課文
(一)通讀全文,整體感悟
1.過渡:的確,錢學森爺爺是一位了不起的科學家,他的許多事跡都讓我們?yōu)橹畡尤荨U埓蠹逸p聲地讀一讀課文,在自己受到感動的地方多讀幾遍,也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寫在這句話的旁邊。
2.生自讀感悟,師巡視。
3.把自己的感受與同桌交流交流。
(教學設想:讓學生通過自讀課文,自主學習、交流,為下面的學習服務,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抓重點語句,品讀感悟。
1.剛才,老師看到很多同學都劃出了錢學森爺爺說的兩段話,下面,我們一起來討論討論。
2.投影出示:我是中國人。我現(xiàn)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準備,為的是回到祖國后能為人民多做點事。
3.仔細讀一讀課文第2自然段,聯(lián)系自己課前搜集到的資料,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這段話的。
①這句話淺學森是在什么時候說的?
②錢學森是怎么做的?
③ 錢學森這樣做是為什么?
板書:身在異國 心系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