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讀書示子聿》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理解詩中的重點字詞,并能說出詩句的意思。
3.感受古詩的意境美和理趣美,領悟知識和實踐的關系。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古詩,理解重點詞語,說出詩句的意思。
教學難點:感受古詩文的意境美和理趣美,領悟知識與實踐的關系。
教學準備:制作課件;準備《勸學》和名言警句;準備陸游和子聿的有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課前渲染,感受意境。
欣賞李叔同作詞的音樂《送別》,帶領學生進入詩詞意境,強調學習詩詞要發揮想象,領略詩詞的意境美。
二、復習古詩,引入課題。
由“示”的義項引入《示兒》,復習背誦,出示題目《冬夜讀書示子聿》,教師發問:這次“示”給誰呢?引領學生理解題意,歸納讀題的方法,指導學生讀好題目,注意“聿yu”的讀音。
三、點擊子聿,了解背景。
課件出示:陸游共有七個兒子,長子陸子虞、次子陸子龍、三子陸子修、四子陸子坦、五子陸子約、六子陸子布、七子陸子聿,而這個陸子聿,也就是陸游著名的《冬夜讀書示子聿》中的“子聿”,傳誦千年的“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一七言絕句,便是陸游當年勉勵這個小兒子的作品。
了解背景:陸游當時已經75歲,一個冬夜由讀書引起許多感想,共寫了8首,這是其中的第三首。
四、探究學法,讀通古詩。
1.學習古詩的要求:六字概括“讀通”、“讀懂”、“讀好”,指名分別說出具體要求。
2.按照“讀通”的要求,練習讀讀這首詩,注意字音:躬gong覺jue
五、理解字詞,把握詩意。
1.師:拿到一首古詩,如何理解詩意,有什么好方法?大家交流一下。師生歸納總結理解古詩的學習方法。
2.按照剛才的總結,同學們開展自學。
六、交流展示,互動探究。
1.師:(出示課件,重點詞語標注出來)只要我們把這些詞語理解了,整首詩的意思也就知道了,現在交流對這些詞語的理解情況。
2.學生交流,師生互為補充。
(1)中間穿插對“工夫”和“功夫”的理解,出示練習:
我選擇,我快樂
a.工夫b.功夫
①他只用兩天()就學會了溜冰。
②這個雜技演員真有()。
③明天如果你有()再來玩吧!
④成龍大哥的(),名揚海外。
(2)理解“絕”:
同學們找到《新華字典》中的這個字,一共有四個義項,該如何選擇?讓同學們討論,然后教師用數學圖表直觀呈現“絕”的意義。
3.理解詩句意思。
(1)結合學生交流“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穿插問題:你知道有哪些成語表示古人苦學的?(懸梁刺股程門立雪囊繭映雪鑿壁偷光聞雞起舞)
拓展古詩《勸學》和《明日歌》。
(2)結合學生理解“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從“紙上”引入“紙上談兵”的故事,以正反事例說明這個道理。
用陸游寫詩9300多首的經歷來證明這句話。
4.拓展:出示搜集到的名言警句。
記住這些話
(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yí)(宋)
(2)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孟子(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