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文字教學設計
年 級 六 主備人 卞國湘 所在學校 維揚實小 單 元 第七單元 課 題 24、大自然的文字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3個生字,理解新詞。 3、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養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從“天上”和“腳下”這兩方面認識大自然中的文字,了解它的作用,從而激起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教學準備 1、預習新課,讀課文五遍,查字典:“聳”、“兆”、“砧”。 2、結合生活經驗,想一想你還知道大自然的哪些文字?列舉幾個出來。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流程 通用設計 設計意圖 個性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讀通課文,理清條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激發情趣 (一)背誦詩歌《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 古詩《竹石》,講一講《石頭書》的內容。 (二)師述:大自然是一本書,當你走進去,認真觀察用心體會,你會驚喜的發現,里面妙趣橫生,其樂無窮。今天,我們就一起去認識大自然的文字。 (三)讀課題 讀得開心些,有趣些。 二、檢查預習,了解初讀情況 (一)同桌讀書,發現并糾正讀得不準的音,或不通的句子。 (二)交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 (三)開火車讀課文(要求:讀準、讀通、讀順) (四)了解詞語的意思 1、“砧”、“鐵砧” 2、“預兆”字典中的意思?課文中的意思? 結合生活實際說一說現象。 3、找出“聳立”的句子讀一讀,體會“聳立” 、“挺立”與“立”的區別在哪兒。 三、再讀課文,理清條理。 (一)出示句子,指名讀 “大自然也有自己的文字。天上的每一顆星就是一個字,腳下的每一粒小石子就是一個字。” (二)讀了這句話,你猜課文寫什么?交流。 師述:“天上”,“腳下”即“地下”涵蓋了人類生活的所有領域;兩個“每”說明大自然的文字無處不在,文章就是要從“天上”和“腳下”這兩個方面介紹大自然的文字,這句話起總領作用。 (三)看看文章哪些段落講“天上”的文字?哪些段落講“腳下”的文字?想想怎么分段?思考的依據是什么? 師板書: 一、§1(總)大自然有文字 二、§2-6(分)天上的星座、云朵,腳下的石灰石和花崗石中的文字 三、§7(總)讀懂大自然文字的方法。 (四)從“天上”到“腳下”作者是怎么過渡的呢? 找出來讀一讀。 1、指名讀 2、“也”一詞巧妙的過渡。 3、師:同樣第一段中,第二句話中的“也”,也將第一句和第二句緊密的聯系起來。 我們寫文章,也要注意句與句之間,段與段之間的密切聯系,有時候就需一個詞,便能畫龍點睛。 4、自由輕聲讀課文,體會作者在這方面的本領。 5、分形式讀課文 §1齊讀 §2、3、5、6每小組讀一段,§4教師讀 §7齊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