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第11冊語文 23 學與問(導學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課文內容,理清課文層次。教學重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會生字。教學難點:概括課文內容,梳理文章層次。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 出示名言:
不學不成,不問不知。
—— 王充
2、看到這句名言,你想說什么
學生自薦說。
3、師小結,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自主學習,多元選擇
出示《快樂導航》---《自主學習一》
1、自學生字,讀準字音、辨析字形、解字義,組詞描紅。
2、初讀課文,讀正確、讀通順,理解重點詞語。
3、默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內容,理清課文層次。
三、合作探究,幫扶訓練
對子或組員間合作完成:
(一)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要求:
⑴標出自然段,劃出生字詞。
⑵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⑶標出難讀的地方。
(二)學習本課生字
1、根據課后生字表的注音,學生自學生字讀音。
2、指名讀,隨讀隨糾。
3、學生自由練習,對子互相檢查。
四、分享提升,穿插鞏固。
(一)指導了解課文內容
1、小組合作,朗讀課文,了解每段的意思。在討論的基礎上,理清課文層次,概括課文內容。
2、討論交流。
課文第一,第五小節擺出了勤學好問這個觀點,圍繞這個觀點,課文中間三小節各寫了什么 (指名朗讀回答.)
第2自然段:哥白尼從小喜歡“問”,導致他對科學的不懈追求。相機理解“不懈探求”懈,松懈。不斷探索。
第3自然段:小學生有問題要請教別人,拜能者為師。相機理解“瞬息萬變”指變化速度快。“日新月異”指變化大。
第4自然段:我們要像沈括那樣,把勤學好問與觀察思考結合起來。
(二)感知課文大意
1、整體通讀課文。
2、思考:從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五、總結評價。
六、布置作業
1、揀一句自己喜歡的有關勤學好問的名言,也可以是課文中的句子,抄在語文書的扉頁。記住它,用它來指導自己今后的學習。
2、選擇一個名人勤學好問的故事先講給別人聽,再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