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織女導學案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的7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3、讀懂課文,感受人物的特點,體會牛郎、織女及老牛之間的真摯情感以及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學習重點難點】
1、教學難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并能體會整個故事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教學重點:能夠引導學生感受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和為之奮斗的精神,能夠初步感受到民間故事的美好熏陶。
教學過程
【預習檢查】
1、生字詞
做《語文配套練習冊》p43第一題。做完同桌交換。
2、根據小標題復述課文。
相依為命——相識結合——男耕女織——老牛訣別——
王母知情——抓走織女——攜子追趕——天河永隔——
七夕相見
嘗試用更簡單的幾個詞語概況這個故事。
【課內探究】
一、 導入 西方情人節—中國情人節—七夕節的由來—牛郎織女
二、了解作者
先讓學生主動說,再通過展示,讓學生了解葉圣陶的生平及作品。
三、了解文體。
有誰知道今天我們學習的牛郎織女就文體來說是個什么故事?
先讓學生主動說,再通過展示,介紹這種文體。
四、研讀文本,品味故事。
牽手
自讀課文1-6自然段,思考:
自主學習我能行
牛郎織女的牽手與哪些因素有關?你從文中哪個地方看出來的?
合作探究共成長
進一步思考:天庭和人間有什么區別?
分離
自讀課文8-10自然段,也可以聯系上下文思考:
自主學習我能行
1、牛郎織女分離的原因是什么?
2、從文中找出描寫織女的話,從中可以看出織女什么樣的心情?
3、知道織女被抓后,牛郎的表現怎樣?可以看出牛郎什么樣的心情?
合作探究共成長
說說王母娘娘是個怎樣的人?文中哪些地方可以體現?小組內交流討論
溫馨提示:抓住文中描寫王母娘娘動作的關鍵字。
相會
還好,喜鵲知道了他們的渴望,前來幫忙。七夕佳節,中國情人節。是不是覺得比2月14日更浪漫呢?
五、拓展延伸,深入主題。
思考:王母娘娘代表了當時社會的什么群體?織女代表當時社會的什么群體?
六、練習反饋我挑戰
1、我是小小評論家。
讀完這篇民間故事,你對故事中的各個人物一定有自己的認識和評價,和同學交流交流。
2、仿寫
牛郎照看那頭老牛很周到。每天放牛,他總是挑最好的草地,讓它吃又肥又嫩的青草;老牛渴了,他就牽著它到小溪的上游,去喝最干凈的溪水。
仿照這一段的構段方式,以下面的句子為中心句寫一段話。
媽媽對我的關心真是無微不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束語
牛郎織女流傳千古,表達著人們對愛情、自由的追求;無論社會怎樣變遷,這是永恒不變的。希望課后同學們會搜集更多的民間故事讀一讀,比如:《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孟姜女》等。
【課后提升】
課后搜集有關描寫牛郎織女的詩句整理誦讀記憶,以小組為單位在班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