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教案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背誦第12——16自然段。
3、了解安塞腰鼓獨特的魅力,感受黃土高原后生粗獷、豪邁、開放的特點。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領悟作者所歌頌的生命的力量。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安塞腰鼓壯闊、豪放、火烈的特點。
【教學準備】有關“安塞腰鼓”的視頻資料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安塞腰鼓是我國北方具有代表性的優秀民間舞蹈之一。有人這樣形容道:“安塞腰鼓表演起來有股能勁,揮槌有股蠻勁,跳躍有股虎勁,轉身有股猛勁,全身使出一股牛勁,看了使人帶勁,聽了給人鼓勁,實實在在是勁!”今天我們學習陜北作家劉成章寫的《安塞腰鼓》這篇文章,借助作者的生動描摹,跟著安塞腰鼓的節奏,體會它的氣勢,感受其中生命的律動。
二、聽錄音,感受文中激情
播放5~13自然段錄音,以激發學生激情。
有人說,安塞腰鼓能使空氣燃燒。是啊,就像空氣中本來包含著氧氣一樣,人的心中本來就蘊藏著激情,蘊藏著力量,一旦遇到火種,便會不可阻遏地燃燒起來。那么,就讓《安塞腰鼓》在我們課堂上也燃燒一回吧!
三、檢查預習情況。
學生讀課文正音。 指導書寫生字
四、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 —— 4節:寫鼓響之前的靜。
5 ——17節:寫腰鼓表演時的鬧。
18——20節:寫鼓聲停止后的寂靜。
五、細讀第一部分
從哪些描寫中,你感覺到了鼓未捶響之前的靜?
在這大背景下,鼓手們積攢著力量,期待著爆發,等待著展示。這是激戰前的沉寂,是一場暴風疾雨式的腰鼓舞即將上演前的期盼。寫得多美呀,舒展柔和,給人留下無限的想象空間。美美的讀一讀,你看到了什么?
指名學生讀后交流。
生齊讀。
六、作業
1、熟讀課文
2、生字組詞
3、找出運用修辭手法的句子讀一讀,體會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第二課時
一、揭題讀題
1.讀題。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安塞腰鼓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你想到了用哪些詞來形容它?
3.再次讀題。
二、細讀課文第二部分,感受表演中的安塞腰鼓。
這一部分中,作者對安塞腰鼓發出了一句由衷的贊美,并且在文中出現了多次,快速瀏覽課文,把它劃出來。
好一個安塞腰鼓!
是啊,好一個安塞腰鼓!好在哪里呢?請同學們放聲朗讀課文的5-17小節,哪些語句特別能打動你、感染你,你可以多讀幾遍。
(一)學習6-8小節,體會場面的宏偉。
1.指名讀,這一段主要寫安塞腰鼓好在哪里?或者說你感受到安塞腰鼓的什么特點?
引出:黃土高原上,爆出一場多么壯闊、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2.這腰鼓,是怎樣的壯闊、豪放和火烈呢?看!(引讀)
一捶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百十個斜背響鼓的后生,如百十塊被強震不斷擊起的石頭,狂舞在你的面前。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