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青海高原一株柳》以酣暢淋漓的筆觸介紹了生長在青海高原上的一株粗壯的柳樹,這棵柳樹雖然是一株極其平常的柳樹,但是又是一株令人敬而生畏的、有著頑強精神的、神奇的柳樹,告訴人們面對人生的困境和艱難,不能抱怨命運,應該以頑強的毅力和韌勁與生存環境抗爭。這篇課文是一篇散文,詞句堆砌華麗,語言流暢,氣勢磅礴,恰當的比較、合理的想象使事物特征的描寫更具感染力和震撼力,如文中把青海高原一株柳與家鄉灞河柳樹作了比較,第6、7、8三個自然段的想象占據了文章的一半,有力地寫出了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精神意象。
[教學目的]
1.學會課文中的生字,重點理解“鍛鑄”“虐殺”“摧毀”等詞語。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研讀語言文字和合理的想象能夠體會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進而能夠理解以頑強的毅力和韌勁與命運作抗爭的人生哲理。
4.憑借語言材料激發學生熱愛生命、不抱怨命運、敢于與艱難環境作抗爭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通過具體的語言環境,體會柳樹的神奇與望而生畏。感悟青海高原上的這株柳樹身處逆境時所表現出來的強大生命力。
[考點]
1.“鍛鑄”“虐殺”“摧毀”等詞語的意思。
2.課文最后一個小節要求背誦。
3.柳樹的精神以及揭示的人生哲理。
4.作家陳忠實的代表作。
5.對比描寫。
6.相關詩句的拓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總 課時)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8個生字,理解詞語。
3.學習描寫青海高原環境的段落,感受環境的惡劣。
[教學準備]
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學過哪些描寫柳樹的古詩?
(1)賀知章的《詠柳》
(2)介紹柳樹
2.板書課題:
文章中的柳樹是長在哪里的?本文能不能用一個柳字做題目?能不能用“一株柳”做題目?
用“青海高原一株柳”做題目有什么好?
齊讀課題
3.教師范讀
學生一邊聽一邊思考:這篇課文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各寫的什么內容?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2.檢查自讀情況
(1)認讀詞語
鍛鑄 佇立 青石嶙峋 深邃 凝滯 赭紅色 鐵錠 抑制 一茬 虐殺 灞河 風情萬種 畏怯
(2)理解個別詞語意思
鍛鑄 深邃 凝滯 風情萬種
(3)指名學生分節讀課文。
(4)交流:課文主要寫了什么?怎樣給課文分段?
一、(1——4)我見到青海高原一株柳的感受和思索。
二、(5——9)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異于尋常的形態以及由此觸發的想象,贊頌它造就奇跡、顯現頑強、敢于抗爭的品格。
(5)指導學生朗讀重點段落
三、學習描寫青海高原的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