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兒教學設(shè)計
課題名稱 《示兒》 科 目 語文 年級 六年級 教學時間 1課時 學習者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已有一定的學習詩歌的基礎(chǔ),可以通過自學、合作來初步理解詩意,探究古詩所蘊含的情感。但這首詩特有的寫作背景,賦予了詩句極其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可以作為詩人創(chuàng)作風格和人格格精神的生動寫照。詩句雖語言通俗,但情感強烈。學生不僅需要自讀自悟,更得結(jié)合背景資料,深刻領(lǐng)會詩歌反映出來的深厚愛國之情。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 深入了解作者字里行間的愛國悲情,深情,產(chǎn)生對陸游的敬佩之情。 2. 體悟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感受詩人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激發(fā)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二、過程與方法 1.自學掌握生字,理解詞意,了解詩作的內(nèi)容。 2. 咀嚼體悟重點詞句,在反復誦讀與融情想象中,感受詩歌的情緒和意象,受到心靈的熏陶和滋養(yǎng)。體會作者寫下這份遺囑時深沉豐富的感情。 三、知識與技能 1.收集、交流這首詩寫作的時代背景,了解詩句的內(nèi)容,并能從詩的內(nèi)容想開去。 2. 借助教材注釋,結(jié)合相關(guān)資料,通過合作學習,理解詩句意思。 教學重點、難點 1.深入了解作者字里行間悲之切的愛國深情,弄懂陸游臨終前最牽掛的事,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 教學資源 (1)教師自制的多媒體課件; (2)上課環(huán)境為多媒體大屏幕環(huán)境。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1[u1] (一)了解寫作背景,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 1127年 , 靖康之難后徽宗、欽宗二帝被俘,包括皇后,嬪妃,皇子,公主等皇室成員和機要大臣,宮廷女官,宮廷樂師,廚師等都被金人俘虜北上;而此時,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gòu),被欽宗派在外任河北兵馬大元帥,成為僥幸躲過這場劫難而成為皇室唯一幸存的人.在大臣推舉下南京登基,后遷都于臨安,恢復宋國號,史稱南宋,趙構(gòu)便是后來的宋高宗。 2. 引入課題:南宋愛國詩人陸游就生活在這個時代,今天讓我們一起學習他的絕筆詩作《示兒》,了解詩人在彌留之際最牽掛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