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長教學設計
3、如何改變“事不關己”的情感態(tài)度。閱讀這類文章,學生經常出現(xiàn)的局面是:文章中的人和事是他人他事,閱讀主體處于第三者的位置。在第三者的位置上看問題,客觀冷靜有余,個性情感不足,無論多么美妙生動的文字,無論多么感人的人物形象,在學生面前都只是一堆抽象的符號而已,孩子在閱讀時,不會發(fā)出會心的笑聲,不跟文中人物同悲同喜。
三、采取策略:
針對問題一
本堂課教學根據(jù)文本特點,在確定文本的核心價值——感悟哈爾威船長在三次命令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臨危不懼、沉著果敢、鎮(zhèn)定指揮、以身殉職的高尚品質和忠于職守、先人后己、保護弱小的做人之道的基礎上,設計的教學主線是“船長的三次命令”,通過研讀“三次命令是在怎樣的情況下發(fā)出的”,來感知事態(tài)的發(fā)展;通過品讀“三次命令”即人物的語言來感受人物的形象。意通過這樣的“在文本核心價值下的教學主線串起的幾個教學板塊”來進行教材的取舍、增減和整合,實行長文短教。
針對問題二
直面語言,為人物活動提供舞臺。大家都喜歡中央電視臺的“焦點訪談”,喜歡它,因為它“讓事實說話”。事實會告訴我們一切。事實就存在于文本的語言之中。本課的教學就是要讓學生在各個情境中直接和語言對話,實現(xiàn)語言向意義的轉換,引導學生品味語言,品味言意一致的和諧;品味言不盡意的悠長;品味漢語特有的韻味;品味語言本身的美妙。船長的第二次命令是一段很有個性的對話,在這里抽取一詞、一句都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只有從整體上去把握,才能感受其中的力量,體味其中的情感,進入身歷其境的狀態(tài)。所以,設計的意圖除了讀還是讀,讓學生在語言整體中把握意義。除此,本課還力求引導學生在語言優(yōu)美處品析意義,在語言可能處發(fā)展意義。
針對問題三
引導求“通”,喚醒主體,讓人物形象立于心中。本課主要通過教師的語言渲染、學生的積極體驗和完成閱讀轉向來達成這一目標。讓學生通過想象練筆,進入事件,和文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運,讓學生真正走進船長的內心世界,讓船長形象立于學生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