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作2的習作指導(簡案)
教學目的:1、想想父母關愛自己的一件最受感動的事情。
2、在真誠的交往中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鼓起勇氣直接或間接地向父母表達真摯的謝意,懂得報答,學會感恩。
3、根據要求完成習作,注意敘事清晰,結構完整,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動和神情變化反映人物的情感。
指導過程:
一、提前布置,充分準備。
對這次習作我提前一天在放學前利用校信通特意給家長發了短信,請家長做好思想準備,接受孩子表達愛的方式,為他們找到寫作的材料,這為我進行習作指導打下了感情的基礎。學生也能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與父母一起回憶愛的故事。
二、欣賞《雪人》,感悟真情。
三、朗頌詩歌,生成共鳴。
一起欣賞劉丙鈞的《媽媽的愛》
四、喚起回憶,分享真愛。
想想父母為自己做的最感人的一件事,進行交流。
五、愛的表白,升華感情。
昨晚你是如何對父母說“我愛你”的?說出當時你與父母的表現、心理活動。作文指導時孩子能把昨晚自己的那種想說又怕說的矛盾的心理真實地說出來,也能說出父母接受愛的不同表現,讓我課堂就生起一份感動。
六、寫下篇章,抒發真情。
1、擬定題目:
由于前面的感情鋪墊,課堂學生更是思維活躍,一下子擬出了好多個題目,且新穎:《一項特殊的作業》《說“我愛你”真難!》《說“我愛你”很容易!》《與媽媽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媽媽,我愛你!》《讓愛永恒》《感動的瞬間》《爸爸,哭了》……
2、溫馨提醒:
這次習作是一次真愛的表達,因此要融入真情實感,我們在寫的時候要注意:
這次習作包括兩方面內容:
(1)寫父母關愛自己的一件最受感動的事情,要真實。
把事情寫具體應通過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的描寫。
(2)記下自己向父母直接或間接地表達愛的過程,要清楚,感情要真摯,這是本次習作的重點。
(把自己的心理活動,父母的反應,尤其是語言、神態及動作寫清楚)
(3)做到前后照應,敘事清晰、完整,抓住細節描寫。
七、適時點撥,重點指導。
八、互相修改,謄寫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