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姥姥的剪紙(實踐課教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聯系上下文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4.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都知道姥姥是個剪紙高手,她啊,什么都能剪,人物、動物、器物……課文中提到了姥姥的兩類剪紙,是哪兩類呢?
指名學生回答
(喜鵲登枝、老牛兔子圖:頑皮的小兔子騎在溫順的老牛背上、老牛和兔子在啃食青草)
這兩種剪紙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希望通過這兩種剪紙,進一步了解姥姥。先來看第一幅剪紙。
二.學習課文2-6小節
1.出示第一幅剪紙的內容
2.讀讀這幅剪紙的內容,結合文章2-6小節,說說你從這幅剪紙中感受到了什么?可以用筆劃劃寫寫。
3.指名學生交流,教師隨機講解。
a姥姥剪紙技藝高超、心靈手巧找句子找詞語幻燈出示這句句子
工夫不大:時間短形象生動: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無可挑剔:剪的很完美,找不出一點毛病 喜鵲登枝圖:難度高、藝術價值高
姥姥的剪紙技藝已經達到了一個什么樣的境界?(爐火純青、出神入化)
所以,文中的“我”對姥姥的剪紙打心眼里——生:佩服、喜歡
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姥姥的高超技藝,讀出對姥姥的贊美、佩服的情感。(隨機讀,穿插在課文的講解中)
自由讀,指名讀,教師評價
b還有哪些句子也能體現姥姥的剪紙技藝高超?
句子: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延長的手指。
(姥姥剪紙根本就不用眼睛了,真是不可思議。)
姥姥的剪紙技藝為什么會如此精湛的呢?
(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
(數九……摸黑剪)
c所以,觀察姥姥剪紙對作者來說是一種享受。
三.學習課文7-12小節
1.從姥姥的第一種剪紙中,我們認識了心靈手巧、技藝高超的姥姥,我們再來欣賞一下姥姥的第二種剪紙,這其中又蘊涵了怎樣耐人尋味的情感呢?
2.文中介紹了哪幾種老牛兔子圖?請你們認真讀讀課文,分別找出來,挑選你最感興趣的一兩幅來談談你的體會。
(頑皮的小兔子騎在溫順的老牛背上、老牛和兔子在啃食青草)
(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睡覺的兔子、拉車的老牛、耕地的老牛……)
4.你對哪一幅圖最感興趣,為什么?
除了這兩幅,還有嗎?
5.學生交流,教師隨機引導
a牛馱兔子圖:姥姥就是牛,我就是兔子,兩人感情非常好。
姥姥非常關心我,怕我出危險才給我剪的
我被姥姥的剪紙深深吸引了,引出“栓”字,拴住了我的心,我在姥姥的關心、呵護下快樂的成長
教師板書:濃濃的親情 拴
b牛兔同食圖:牛和兔子在無憂無慮的吃草,我和姥姥是一家人,在一個鍋里吃飯呢,我和姥姥連在一起,誰也離不開誰。
c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拉車的老牛、耕地的老牛……:
兔子總是在玩耍,老牛總是在干活兒,姥姥總是默默的關心著我,保護著我,疼愛著我,讓我能開開心心的生活,讓我的童年生活充滿色彩。
d作者的頑皮可愛愉悅著姥姥,姥姥的慈祥疼愛又感染著作者,屋檐下洋溢著那濃濃的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