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剪紙(第2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學會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好詞佳句;2.依托語詞,經歷把課文讀薄、把課文讀厚、把課文讀活的奇妙的閱讀之旅;3.讀出姥姥的心靈手巧,讀出姥姥的舐犢情深,讀出作者的心夢之境,讀出對童年的眷戀、對親人的感恩之情。教學愿景:嘗試一種新的“詩意語文”的課路:以一顆平淡之心、一顆童真之心走進課堂,簡簡單單教語文、扎扎實實教語文,但不變的是詩意的——境界。教學過程:一 語詞引路,把課文讀薄(一)一度引路,把課文讀成一串聲音1.回顧導入后,讀上節課學過的兩組詞語:嘖嘖贊嘆 左鄰右舍刷刷刷刷 擇菜薅草悅耳至極 喜鵲登枝清清爽爽 牛馱小兔 2.圍繞這兩組詞語,好像聽到了哪些聲音?(二)二度引路,把課文讀成一個詞語1.快速瀏覽課文,找哪一句話最能夠表達作者對剪紙聲欲罷不能的心境與夢境?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憶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紙聲,我的心境與夢境就立刻變得有聲有色!攸c釋詞“有聲有色”。——觀察剛才的兩組詞語,聯系“有聲有色”這個詞語,問學生:有沒有發現什么名堂出來?(左邊一組跟“聲”有關,右邊一組跟“色”有關)——作者說的“有聲有色”的“聲”和“色”具體可能各是什么?——這些聲音和生活到底具有怎樣的魔力呢?到課文的字里行間中去感受一番。二 語詞擴散,把課文讀厚(一)一度擴散,讀出姥姥的舐犢情深1.這“有聲有色”的生活中,最讓作者欲罷不能的是什么事兒?當作者想到這些事的時候,他的身心是一種怎樣的感覺?(甜蜜的、溫馨的、依戀的……)2.默讀描寫“喜鵲登枝”、“牛馱小兔”這些事情的段落,把覺得甜蜜的、溫馨的抑或是依戀的地方用波浪線畫下來。然后組織交流:——在“喜鵲登枝”的窗花處,摳一個詞“熟能生巧”:先依托有關句子引導學生讀出作者的調皮勁兒,再問:姥姥“熟能生巧”的本領是怎么練就的呀?(數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燈光下剪,甚至摸黑剪)師生摸擬剪紙生活場面讀上句,讓學生在朗讀節奏的變化中體會“熟能生巧”。——在“牛馱小兔”等關于牛、兔主題的窗花處,摳一個字“拴”:先讓學生自由說說體會,然后由下面這句話切入: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險,便用剪紙把我拴在屋檐下。這看似平淡的一句話,你認為哪一個字用得很傳神?(拴)課文中是說什么拴住了什么?姥姥的剪紙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功能,牢牢地拴住了上學前的我呢?請同學到字里行間中去找答案。讀后組織交流:師生表演讀描寫祖孫倆剪“牛馱小兔”窗花的文字,體會“拴”的神奇功能。生扮作者,師扮姥姥,摸擬作者“纏”姥姥的場景,體會“拴”的神奇功能。(二)二度擴散,讀出笑源的心夢之境1.后來我越走越遠了,姥姥的剪紙還拴的住我嗎?(音樂:經典銀幕金曲《a time for us相處歲月》響起)我還是不斷收到姥姥寄來的剪紙,其中有一幅是這樣的:一頭老牛定定地站著,出神地望著一只歡蹦著遠去的小兔子,聯結它們的是一片開闊的草地。我知道,這是姥姥對我的期待。事實上,我不管走多遠,走多久,夢中總不時映現家鄉的窗花和村路兩側的四季田野。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憶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紙聲,我的心境與夢境就立刻變得有聲有色。——齊讀上段話。再讀這段話中描寫剪紙的文字。讓學生給這幅剪紙取個名兒!寣W生給“聯結”這個詞找一個近義詞。作者為什么用“聯結”這個詞語?教師板書“聯結”的甲骨文,再問為什么用這個詞語?(姥姥用“繩子”拴住了我)——姥姥的剪紙還將拴我多久?拴住的其實是我的什么?(心 夢)——在經典銀幕金曲《相處歲月》的旋律中飽含真情地齊讀上段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