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姥姥的剪紙(第二課時)
研究課題:小學語文“主動積累”能力培養的途徑與方法
一、教學要求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聯系上下文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的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二、教學重點
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的濃濃的親情。
三、教學難點
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及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懷念。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揭題
2.出示圖片,欣賞一些精美的剪紙作品。
3. 看了這些剪紙作品,你有什么話要說?
(二)精讀課文1~6自然段,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
1.師:這些栩栩如生的剪紙把我們都看傻了,難怪鄉里人嘖嘖贊嘆
出示:你姥姥神了,剪貓像貓,剪虎像虎,剪只母雞能下蛋,剪只公雞能打鳴。
(1)指導學生有韻律、有節奏地讀。
(2)請注意這番話中鄉親們在贊嘆姥姥剪什么剪得活靈活現?除了動物,姥姥還會剪什么?書上怎么說的?
(3)現在請你扮演鄉親們,學著書上這句話的韻味和形式來夸夸姥姥剪的其它東西,前后同學先互相夸夸,個別學生夸。
出示:你姥姥神了,剪 像 ,剪 像 ,剪個 ,剪個 。
2. 姥姥那么神,你還能從什么地方體會到?好好讀讀課文1~6自然段,找出一些關鍵的語句,反復讀上幾遍。可以寫上自己的體會。
(1)學生自讀自悟。
(2)根據學生交流,相機指導學生理解朗讀以下語句。
①大平原托著的小屯里,左鄰右舍的窗子上,都貼著姥姥心靈手巧的勞作。
讓學生談自己的體會,從一個“都”字,讓你感覺到什么?指導朗讀。
②出示:慈祥的姥姥廣結善緣,有求必應,任誰……
師:說說你的感受,能讀好這段話嗎?體會姥姥的勤勞、善良。
③我是個出名的調皮蛋,經常變著花樣刁難姥姥。一天,我用雙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雙眼,讓她摸著剪窗花。豈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鵲登枝”……
a師:先說說你的感受?你能把“我”的調皮勁兒讀出來嗎?
b看“喜鵲登枝”圖,想說什么?
c 指導讀好“姥姥,你從我手指縫里偷著往外看了!”
d姥姥“熟能生巧”的本領是怎么練就的呀?多種形式讀第6自然段。
e用自己的話說說“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并讀好這句話。
(三)精讀課文7~12自然段,感受姥姥對“我”濃濃的親情。
1.師:讀到這里,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都躍然紙上,請同學們再快速瀏覽課文7~12自然段,看看除了喜鵲登枝、除了家家戶戶窗戶上的窗花,姥姥剪得最多的是什么?
2. 姥姥剪這么多牛和兔,是為了——用剪紙把我拴在屋檐下。
3.出示: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險,便用剪紙把我拴在屋檐下。
指導朗讀
4.師:想走進這溫馨的盛夏午后嗎?分角色朗讀姥姥和我的對話。
5. 引讀12自然段,說說從姥姥剪的兔子和老牛中你體會到什么?
(四)體會作者的心境之夢,品讀課文最后一段。
1.姥姥的剪紙拴住了我的幼年時代,拴住了我上學前的一個個密云多雨的盛夏,后來我上學了,小學、中學、大學——越走越遠了,還拴得住我嗎?何以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