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聶將軍與日本小姑娘(教學設計及資源)
《聶將軍與日本小姑娘》教學設計
一、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3自然段。 2、學會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聯系課文內容說出日本人民為什么稱聶將軍是“活菩薩”,是“中日友誼的使者”。 4、憑借具體語言材料,使學生感知聶將軍關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誼的體現,認識到中日友好是中日兩國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教材說明: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出示掛圖,指識聶榮臻將軍,教“聶”、“臻”的讀音。 在電影電視或者課外書籍上看到過聶將軍的請舉手。 這些電影、電視的片名還記得嗎?講有關聶將軍的什么事? 聶將軍是一個怎樣的人?略作介紹: 聶榮臻(1899~1992):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一生功勛卓著。今天我們學習一則有關他的故事。(板書:聶將軍與日本小姑娘) 二、初讀指導。 1、默讀。 (1)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弄懂它們的讀音,會讀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 2、檢查自學效果。 提問。明確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在抗日戰爭中,聶榮臻將軍關心和照料兩個日本小姑娘的事,然后檢查生字詞學習的情況。 (1)出示詞語: 聶榮臻 殘忍 無辜 照料 流露 驚恐 和藹 小勺 拘束 拽著 至仁至義 (2)指名讀,幫助學生正音。齊讀。 (3)了解詞語掌握情況,重點領會下列詞語的意思。 殘忍:狠毒。 驚恐:驚慌恐懼。 無辜:辜,罪。沒罪的意思。 拘束:過分約束自己,顯得不自然。 至仁至義:至,最。最仁愛,最講正義。 有始有終:指人做事能堅持到底。 (4)齊讀生字詞。 3、各自輕聲試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4、分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并給生字正音。想想文章中有哪幾幅畫面給你留下了印象。 5、默讀課文,給課文劃分段落,說出各段的主要內容。(四人小組討論) 第一段(第1自然段):寫八路軍戰士從炮火中救出兩個日本小姑娘。 第二段(第2、3自然段):寫聶將軍無微不至地關心兩個日本小孤女。 第三段(第4、5自然段):寫聶將軍設法將兩個日本孤女送往日軍指揮部。 第四段(第6自然段):寫由親友撫養長大的日本孤女專程來中國看望并感謝聶將軍。 (板書:救出——關心——送歸——感謝) 三、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聽寫字詞。 2、《聶將軍與日本小姑娘》一文是分幾段來寫的? 二、精讀訓練。 1、理解課文第一段。 默讀,思考這一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提示時間、人物和事情。 2、理解課文第二段。 激發思考:聶將軍是如何對待這兩個日本孤女的? (1)理解第2自然段。 讀讀,想想,議議: 聶將軍知道這件事后,是怎么做,怎么說的? 聶將軍的這段話有什么深刻的含義? (2)理解第3自然段。 讀讀,想想,議議: 聶將軍是如何關心照料兩個日本孤女的? 這一自然段中哪些詞語是描寫聶將軍的音容舉止的? (“先抱起……找奶吃……慈愛地拉過……親切地問……和藹地說……一口一口地……喂……”) (講讀時,指點觀察插圖,加深理解) 通過這些詞句的描寫,你讀懂了什么? (3)小結第二段。 這一部分主要寫了什么?你覺得聶將軍是一個怎樣的人?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二段。 3、理解課文第三段。 (1)理解第4自然段。 “然而”表示什么意思? 聶將軍為什么決定把兩個日本小姑娘送回日軍指揮部? 從這件事看出聶將軍具有什么樣的品質?(慈善心腸和寬廣胸襟) (2)理解第5自然段。 這一自然段寫了哪些內容?引導學生給自然段分層。 照相、放梨這兩件事說明了什么? 聶將軍的信中“本著”、“至仁至義”、“必當”這些詞語的意思是什么? 信中這段話與前文什么地方相呼應?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聶將軍是一個怎樣的人? (3)小結:這一段通過寫聶將軍設法將兩個日本孤女送往日軍指揮部一事,表現了聶將軍的國際人道主義精神。 4、理解第四段。 第6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 聯系上文說說日本人民為什么稱聶將軍是“活菩薩”,是“中日友誼的使者”。 三、談談學了這篇課文后,你有什么想法。 四、感受聶榮臻將軍的人格魅力。 五、完成課后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