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案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案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中國古代的文化燦若星辰,其中古詩以它語言的凝煉、精純和雋永而流傳久遠。它或是寄托著人們對自然贊美,或是吟詠著人們對真情的頌揚,或是記錄著人們心靈的獨白……短小精悍富于音樂美的字里行間蘊含著太多的情思和想象。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我們在小學階段的最后一篇課文三十 《古詩四首》(板書)這節課我想和同學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唐代著名詩人杜甫自稱為“生平第一快詩”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2、師:誰愿意先給大家讀一讀。(1人)
3、師:發現了嗎?這首詩和我們以往學的古詩有所不同。(以往是五言或七言的絕句,今天所學為七言律詩。滲透)
二、學習新詩
(一)回憶學習方法,制定學習計劃
(二)破題,知作者
1、師:破題、知作者兩個問題,對于學習這首詩來講哪個問題是重點?為什么?
2、師:誰愿意根據你的課前預習,來完成這兩個問題?(重點講清河南河北(三)連詞成句,連句成篇
3、分句講解
(1)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學生講重點詞(劍外,薊北,出示地圖幫助理解。)(教師引導明確,此涕淚為喜極而泣。再引導學生想想他當時會想些什么。明確杜甫當時是悲喜交加。)
(2)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學生講重點詞(卻,妻子,漫卷。他的妻子們在想些什么?)
(3)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學生重點講解(白日,青春。重點體會“放”歌,“縱”酒。)
(4)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學生重點講解(巴峽,巫峽,襄陽,洛陽。重點理解“穿”及“下”。a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嗎?這一句中有四個地名,用了兩個不同的表示動作的詞語“穿”“下”這是為什么呢?b說明了什么?c怎么讀?)
4、我們分句講解完了,誰來完整的給大家讀一讀這首詩。
5、同學們,當你讀了這優美詩句,眼前都浮現出了哪些景象?
(四)指導朗讀知意境,熟讀成誦
師:古人常以詩明志,以詩寄情。在詩句中,情感是線將語言的珠子串聯起來。詩離不開樂,讓我們配上音樂,再美美的讀一讀。先聽我來讀,你閉上眼睛想象一下。
三、擴充練習
四、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