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詞兩首》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背誦古詩,導入新課
1.背誦李清照的《夏日絕句》。
2.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3.介紹有關詞的知識,知道<<如夢令>>是一首詞牌名。
詞,一種和樂歌唱的新的抒情詩體,是我過傳統文學的主要形式之一。按譜填寫,句式長短不一。被譽為中國古代文化寶庫中熠熠生輝的明珠,受到歷代文人以及廣大讀者的喜愛。
說一說你學習過的“詞”。
提示學生背誦《水調歌頭》。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先聽一聽配音朗讀;注意標出句子停頓,再自由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讀,正音:興、藕;齊讀。
說說詞語的意思:
常記:經常記起,想起。
溪亭:小溪邊的涼亭。
日暮:太陽快要下山,時間已經不早了。
歸路:回家的路。
興盡:興,興致,很盡心。
誤入:錯誤地闖入。
3.說說每句話的意思。
4.交流:
說說這首詞主要寫了什么?
三、再讀古詩,品悟詩情
1.過渡:剛才,我們讀懂了這首詞的意思。(板書:讀)但學習詩詞,光讀懂還不夠,我們還要把這詩詞讀活了、讀美了。就像喝酒一樣,一口喝掉不知味道。好酒要慢慢地品,才能品出味道來。(板書:品)
這首詞是寫景還是敘事?
古詩詞怎么品出味道來呢?多媒體出示:(品詞的方法:先要細細地讀讀每個詞每句話,然后靜靜地想想其中的含義,邊讀邊想詩韻。)
下面,我們就隨詞人一起郊游,請你讀讀這首詞,展開想象,想想你看到了哪些畫面?
2.引導學生討論,交流。
(按游玩順序,板書:溪亭日暮 藕花深處 一灘鷗鷺)
· 首先出示“溪亭日暮”圖,引導學生想象。
(1)看到了怎樣的一幅畫面?畫面里有什么呀?(溪水、亭臺、夕陽、云彩、飛鳥┅┅)
你能用自己的語言把這些景物連起來,描繪出一幅“溪亭日暮圖”嗎? 出示圖片:傍晚,太陽慢慢地從西邊落下去,晚霞染紅了整個天空。遠山、近水,亭子、樹木,都被籠罩在夕陽的余輝中,一切都顯得那么美麗和幽靜,多么富有詩情畫意啊!
(2)指導朗讀
(3)欣賞著這樣的美景,此時此刻,想想李清照和她的朋友們會干些什么?(飲酒、作詩、賞景、聊天┅┅)
古人喜歡飲酒,好朋友在一起,更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而且,酒能助興,使人詩興大發,像唐朝的李白,被稱為“詩仙”。李清照盡管是個女子,但她也愛飲酒,在她的許多詞里都寫到了酒。這一次也不例外,從哪兒看出來?(沉醉)美美地醉一回!(干杯)
(4)僅僅沉醉于酒嗎?請你品品“沉醉”這個詞,還有什么也醉人呢?
(5)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啊。朗讀:讀出濃濃的醉意。(板書:醉)
· 接著出示“藕花深處”圖。
(1)你又看到了什么?(荷葉、荷花┅┅課文《荷花》;詩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出示圖片:多美的荷葉荷花。
(2)李清照怎么會來到“藕花深處”的?讀讀詞句。
交流:因興盡而晚回,因晚回而誤入。盡管已是傍晚,但荷葉荷花太美了,詞人不知不覺中來到了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