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玉蘭》教學設計
《廣玉蘭》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了解作者是從哪幾方面贊美廣玉蘭的。
2、能選擇自己喜歡的片斷,嘗試初步賞讀。
3、書寫生字,能正確辨別形近字。
二、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
1、老師這兒帶來了幾幅圖片,請同學們欣賞。(逐一出示)
2、通過剛才的欣賞,你能談談自己的感受嗎?
3、正像同學們說的,這就是廣玉蘭。(相機板書:廣玉蘭,學生齊讀課題)那課文又是如何給我們描繪廣玉蘭的呢?請同學們打開書,把課文認真讀一讀。
(二)、自讀、檢查:
、指名逐段讀,正音。
2、提問: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來描繪廣玉蘭的呢?(相機板書:香味、花瓣、形態、葉子)
3、我想,每個同學都有自己最喜歡的一方面,是嗎?
4、下面請同學們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方面的有關語句來讀一讀,并說說為什么喜歡。
(三)、書寫生字:
1、學生描紅。
2、實物投影展示評析。
3、形近字辨析:
明( )盾( )牲( )恬( )纓( )經( )盈( )繡( )程( )
陰( )質( )牲( )括( )嬰( )莖( )孕( )銹( )呈( )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朗讀感悟作者為什么愛上了廣玉蘭,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嘗試有選擇的背誦第3自然段。
二、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讀通讀懂寫花的各種形態的語句,進而體會這些語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復習舊知: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廣玉蘭給你初步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指名回答)
2、導入談話:本文作者陳荒煤在叢林中散步,被一種淡淡的幽香吸引,從而認識了廣玉蘭,并細致的欣賞。這節課,讓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一起走近廣玉蘭。
(二)、學習第2自然段:
1、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第2自然段,思考:這段主要寫了什么?(指名回答:這段主要寫了廣玉蘭的色彩和質感)
2、課文中哪句話著重描繪的?(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出示:“我無法用文字……它又顯得那樣柔韌而有彈性。)
3、廣玉蘭的色彩有什么特點?(根據學生回答,相機用紅粉筆圈出“純白”)是純白的嗎?(相機用紅粉筆圈出“淡淡的青綠色滲透出來”)
4、質感呢?(用紅粉筆圈出“玉琢冰雕”)引導:“玉”,你們見到過沒有?摸上去很光滑、看上去晶瑩剔透,“冰”給人的感覺也是如此。“玉琢冰雕”給人的感覺雖美,但美中帶硬。廣玉蘭的質感有沒有這樣的遺憾?(沒有)——它又顯得那樣柔韌而有彈性。(相機用紅粉筆圈出“柔韌、彈性”)
5、課文里作者認為這樣描寫廣玉蘭的色彩與質感夠了嗎?(不夠)為什么?(抓住“兩個無法”)
6、聯系生活引導體會:你們平常有沒有遇到過特別高興的事,甚至有時高興的無法形容。這里,作者認為無法用語言描繪廣玉蘭的色彩與質感,說明廣玉蘭美得——(學生回答:無法形容)
7、指導朗讀:正像課文中所說:總之,只憑幾個優美的詞句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內涵的。那你能把廣玉蘭這種無法形容的美通過朗讀體現出來嗎?(指名讀、齊讀)
8、總結:正因為廣玉蘭花瓣那么美,所以,它顯得那樣的——潔凈、高雅。(相機板書:潔凈、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