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讀書調查與分析
調查分析
通過對問卷調查結果的統計,我們發現了一些問題:
目前中學生課外閱讀現狀中存在如下誤區:
一是功利性閱讀:在應試教育升學就業壓力下,家長在為孩子選擇課外讀物時,80%的家長首選教材輔導類書,對網絡小說持否定的態度。
二是隨意、盲目性閱讀:中學生自主選擇課外讀物時,首選消遣類讀物,如言情小說,武打小說等通俗讀物;網絡閱讀絕大多數首選純娛樂類讀物,網絡游戲,卡通,幽默等。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
1)中學生學習壓力大,滕不出時間。多數學生抱怨課業負擔重,考試壓力大,整日忙于應付大大小小的考試,無心、無力、無暇顧及課外閱讀。
2)家長望子成龍,給學生購買大量的輔導書。家長,老師的反對。家長老師最關心的是學生的考試成績,閱讀課外書籍被視為不務正業,或受到嚴厲批評或書籍被沒收。情況嚴重的連閱讀報刊、雜志的權利也被剝奪。
3)社會中娛樂活動的豐富性,如打電玩、看電視等的誘惑力遠遠大于書的誘惑力。
4)即使抽出時間,中學生為了放松身心,首選還那些網絡小說、娛樂雜志、漫畫等非知識類書籍。
整體分析
猶太人世代傳言:書本是甜的。書籍是智慧的源泉。宋慶齡曾經說過:“不但要學好各門功課,還要閱讀一些課外讀物。眼界開闊了,思想才能更加活躍,不但能掌握前人創造的知識,還能大膽設想一些前人沒有想過的事情或是沒有解決的問題。”課本起著教授基本知識的作用,在若干年中,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一個學生,僅*課本的知識去了解社會、認識社會,在今天高度發達的信息社會里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們提倡多閱讀課外讀物,即各類書籍、報紙和雜志。
然而今天的中學生在承受繁重的學業負擔時,是否還有時間閱讀一些課外書?中學生課外究竟喜歡閱讀哪些方面的書?為了使中學生們能更清晰的了解目前中學生喜愛的課外讀物的情況,能夠在種類繁多,層出不窮的各類課外書中正確選擇適合自己的課外讀物,剔除糟粕,汲取精華。
我們小組在近日對我校部分學生,老師,家長及我市幾大書店進行了采訪調查。調查結果顯示,100%的同學都有過課外閱讀的經歷,只是閱讀占用的時間多寡和閱讀內容不同而已:
古典名著:仍有生命力
盡管年代久遠,但那些一度被打入冷宮的《紅樓夢》、《西游記》、《儒林外史》等文學名著,仍為一些同學所喜愛。調查顯示,有27%的同學讀過這些古典名著。雖然個別遣詞造句較為晦澀,不太好理解,但他們仍然喜歡這些古典名著。一方面表明當代中學生對中國古典文化的由衷熱愛,另一方面,賈寶玉、林黛玉的叛逆性格,孫悟空的造反精神,諸葛孔明的韜略……無不深深地影響著我們這些處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
科幻小說:漸受青睞
36%的學生表示,他們更喜歡那些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科學幻想小說以及魔幻小說。如《哥拉斯》、《指環王》、《哈利·波特》等。他們在談到這些作品時說:這些作品更能激發自己的想像力,可以在夢幻般的空間遨游。科幻或魔幻作品受到中學生的廣泛喜愛,是否反映了一些中學生想逃避現實與繁重的課業負擔而躲到幻想的世界里?
言情武俠:情有獨鐘
雖然不少人指責武俠與言情小說萬變不離其宗:男主角各個家財萬貫、風流倜儻;女主角各個花容月貌、溫柔賢淑。每一個故事都是經過一番波折,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結局,但有7%的中學生仍然對它們情有獨鐘。相對而言,男同學更喜歡武俠作品;女生則更偏愛讀言情小說。這些少男少女們躲在作家們營造的“桃花源”里夢想著自己就是故事中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