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理想的風箏 第二課時 講讀
教學要求:1、繼續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體會課文中描寫“我”的心情、想法的作用。片段訓練。
3、能很好地運用寫人文章地學法品味劉老師的人格魅力。體會到劉老師是一個對工作、對生活有著強烈的愛與追求的好老師,感受作者對劉老師的深厚感情。初步懂得一個人對生活要有追求,要熱愛生活。
教學重、難點:
1.了解課文內容,體會到劉老師是一個對工作、對生活有著強烈的愛與追求的好老師,感受作者對劉老師的深厚感情。
2.體會課文中描寫“我”的心情、想法的作用。片段訓練。
研究課題:力求體現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完美統一。
實施方法:習得寫法(寫出表達心情和想法的語句),進行寫作訓練。
課時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習字。初讀課文,劃分結構。學笑談殘腿,講課極好,批畫全文。
第二課時:講讀。重點放在放風箏。片段訓練。
第三課時:背誦課文。完成作業練習。
教學準備:
學生:熟讀課文。全身心感知課文內容。對本文中的前兩件事有深刻理解。
教師:深鉆教材。精心制作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上節課的學習中,劉老師給我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我們是如何體會劉老師特點的?
(要想了解文中主人公的特色,就要抓住有關主人公的語句,如:動作、語言、神態、心理、外貌等內容進行深入批畫)[繼續按此類文章學法進行學習]
二、深入學習課文:
(一)、默讀課文第6——12自然段,在劃線處做批注。
預設:
邊讀邊想像:[讀中感悟、熟讀成誦]
我記得清楚極了,倘若同學回答得正確、深刻,他便靜靜地立在教室一側,微仰著頭,瞇起眼睛,細細地聽,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樂曲。然后,又好像從沉醉中醒來,長舒一口氣,滿意地在記分冊上寫下分數,親切、大聲地說:“好!五分!”(投影片)
a、輕聲讀一讀,說說劉老師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聽得非常認真!
很愛聽我們的發言!
用欣賞的眼光對待我們,我很喜歡這樣的老師!
b、自由讀,邊讀邊想像畫面:劉老師聽我們發言時什么樣?
c、指名讀,其余同學想像畫面。
d、師生對讀:劉老師聽發言時怎樣地立著(靜靜地);頭什么樣(微仰著頭);眼睛呢?(瞇起眼睛);怎樣地聽(細細地聽)。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樂曲。)
e、再談談你對這幾句話的想法。
對學生充滿了期待和無限的愛。
劉老師聽得特別認真,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樂曲。
仿佛劉老師就來到了我們身邊。(如見其人)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給作者留下的印象太深了;作者寫作時描述得非常細致。)
師點撥:看來寫作前的用心觀察,寫作中的細致描述才能使作品中的人物鮮活起來。讓讀者有如見其人之感。
過渡:“然而,留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劉老師每年春天的放風箏。”從放風箏這件事中你有哪些體會?
1、品味人物特色:
預設:
a、經常放親手制作的風箏……風箏各式各樣(心靈手巧、熱愛生活)
b、……他卻絕不肯放棄親手把風箏送入藍天的歡樂……總是……
比較讀:……他卻不肯……
不肯:不愿意。但有時出于無奈,也可能放棄。
絕不肯:很堅決、絕對。非自己放不可。(朗讀)
由此,你讀懂了什么?(樂觀自信、自強不息、強烈追求快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