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樺林的低語》《楊震暮夜卻金》學習指導及練習
二. 教學目標
(一)語文基礎知識目標
1. 生字 撮cuō 它當量詞用時讀zuǒ
櫟lì 樹的一種,俗稱“柞樹”
荊 jing 萊 lái 謁yè 曄yè
遺:在本句中讀wèi,當“贈與”講。還讀yí,當“丟失”講。
2. 形似字毯 tǎn 毛毯 地毯
氈 zhān 氈子 氈靴
愧 kuì 愧疚 愧色
槐 huái 槐樹 槐花
密 mì 密度 密碼
蜜 mi 蜜腺 蜜液
3. 詞語
低語:低聲說話。這是具有抒情特點。
搖曳:搖蕩。多用來形容細而長的物體。
衷腸:內心的話。
低吟淺唱:輕聲地吟唱。這是親昵打招呼的意思。
4. 作者
范曄:南北朝時代南朝史學家。他博學經史,善為文章,精通音樂。著有《后漢書》。此書與班固的《漢書》,司馬遷的《史記》、陳壽的《三國志》并稱為“四史”。
(二)閱讀能力目標
1. 反復朗讀課文,理解白樺林、守林人的內含,把握文章的抒情脈絡。
2. 反復吟誦,準確深刻理解楊震卻金的教育意義。
(三)寫作能力目標
學會運用象征的手法,通過對具體事物的描寫來抒發贊美之情的寫作方法,能寫短小的抒情散文。
(四)思想教育
通過這兩篇課文的學習,能夠對“高尚”有更多更深的理解,自覺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
三. 教師建議
《白樺林的低語》是一篇抒情性很強的文章,因此老師建議你們用“朗讀法”學習課文,這樣能更好理解課文。通過有感情地反復朗讀,才能很好地感悟出隱藏在字里行間的深情。文章中的“情”有時是講不出來的,卻能讀出來。
《楊震暮夜卻金》是同學們入初中以來所接觸的第一篇文言文,因此,一定把它學好學透,打牢文言文的基礎,也為今后的學習文言文做好知識和能力方面的準備。
因為文言文與現代文不同,有它的特殊性,所以老師建議你們用“五字解讀法”來學習文言文,所指“五字解讀法”是指“讀”、“解”、“譯”、“析”、“練”。
“讀”是指朗誦。用工具書掃清文字障礙后,反復朗讀課文,讀熟練,讀流暢。古人認為: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
“解”是指解釋常用的文言實詞。要解釋的準確,保證夠量,常用文言實詞積累到一定量時,對學習文言文的幫助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