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施效顰》教學實錄
樂中品讀 趣中體味 明辨美丑 感悟生成――《東施效顰》教學課堂實錄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建華區
育民小學 王汝軍
活動:東北三省九市區小學教研協作體第二十三屆年會語文觀摩課
時間:2006.9.25
地點:遼寧 錦州 解放小學
學生:解放小學六年一班
師:同學們,經過昨天的相識,今天我們再次相逢,不知各位是否還記得我?
生:記得!
師:好!既然記得我,那我們開始上課,可以嗎?
生:可以!
師:孔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今天,來自遙遠而又美麗的鶴城的我,王老師,要與在座的各位共同完成一節語文課,大家高興嗎?
生:高興!
師:歡迎我嗎?
生:歡迎!
師:既然大家如此熱情,“來而不往非禮也”作為回報,我給各位帶來了一個小游戲,活動一下我們的手指,共同輕松一下,好嗎?
生:好!(學生的注意力開始集中在老師身上,興趣漸起)
(師生共同做手指協調游戲,學生的興致高漲,不時傳來陣陣的笑聲)
師:好了,同學們,剛才老師在前面演示,你們在下面跟著我的樣子來做,這應該叫做什么?
生:模仿。
師:對!在古代漢語里面,“模仿”被稱為“效”。(板書)
師:看來同學們對剛才的游戲意猶未盡,我們再來一次,好嗎?
生:好!(學生的興致再次高漲)(師與生再次做游戲,師關注做得不太好的同學,一邊開著善意的玩笑,一邊露出比較夸張的不滿意的神情)
師:請同學們注意我的表情,我在干嘛?
生:(觀察了一會)皺眉!
師:是啊,“皺眉”在古時候叫做“顰”。(板書)
師:“效顰”是什么意思?
生:模仿皺眉。
師:誰模仿皺眉?對,東施!
(師板書“東施”,完成課題)
師:今天我們就共同來學習一篇選自《莊子》一書中的文章――《東施效顰》。提到東施,大家聽起來有些陌生,你們熟悉的是。。。。。。
生:西施!
師:可對西施你們又了解多少呢?
生:西施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叫夷光,又被稱為“沉魚”,后來她與范蠡居住在西湖之畔,所以西湖也被稱為“西子湖”。
師:你知道的怎么這么多啊?課下有時間一定與同學好好交流一下你是從哪里知道這些知識的,千萬別小氣噢。
(生帶著會心地微笑坐下)
師:(邊說邊板書,并配上簡筆畫)西施,她一定姓“西”吧?錯了。其實,她姓“施”,正如剛才那位同學所說,叫作“夷光”,是春秋時期越國人。西施出生在一個依山傍水的小山村――苧蘿村,山腳之下點綴著幾座農舍,一條名叫若耶溪的小溪穿村而過。夷光就住在小溪的西岸,故得名為“西施”;那么,住在東岸的女子呢?
生:東施。
師:是的,今天我們學習的“東施效顰”就是發生在她倆之間的一件趣事。好,我們打開書,共同走進她們的故事。給大家幾分鐘的時間來高聲朗讀課文,要將字詞讀準,句子讀通順,并注意停頓,開始!
(學生出聲朗讀課文,教師在學生中間巡視,解答學生有關的字音的疑問)
師:隨著聲音的減弱,看來大家已經讀熟了課文,誰能站起來給大家讀一下。
(學生舉手,但教師有意提問沒有舉手的一個女同學,果然該同學讀的效果很不理想)
師:覺得自己讀得怎樣?
生:不好。(很害羞)
師:不過老師認為你讀的還不錯,如果課前預習再充分些,我想你讀的會更好!因為“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啊,對嗎?
生:嗯。(學生的情緒不再低落)
師:還有其他的同學想展示一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