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舊事》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荷塘舊事》是北師大版第十一冊“往事”這一單元中的一篇主體課文。這是一篇回憶性的寫景敘事散文。作者回憶了童年時到外祖母家過暑假,在荷塘邊度過的一段美好生活。文章中,作者多處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描繪了月牙泡的美好的自然之景,同時也塑造了一群淳樸可愛的農村孩子的形象,表現了作者對童年美好生活的回憶和留戀之情。
巧妙而生動的比喻修辭手法,恰當的描繪顏色的詞語,使作者筆下美麗的荷塘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荷塘美景的描寫又為介紹人性美作了鋪墊。
文章的最后一段點明了文章的中心:謳歌“大自然和諧的美”和“人類淳樸的愛”。
學情分析:
六年級是小學最后一個學年,學生在前面幾年的學習中已有一定的閱讀能力。本學段,致力于綜合性學習活動,重在引導學生通過自學,積累語言材料(字、詞、精彩的句段篇),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具體的語言環境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文章中,作者與小伙伴在荷塘嬉戲玩耍的情景,貼近農村孩子的生活實際,在學習理解上較為容易。
設計理念:
本文,作者描繪了月牙泡的美好的自然之景,也敘述了自己和小伙伴之間的趣事,最后一段點明中心。教學重點是景物描寫的學習,既要講明什么是景物,又要交代景物描寫的作用,使學生們學以致用。本文的教學難點是小伙伴們的性格。而結尾處高度概括的語言是本文的亮點,使文章主題得以升華,引發了人們對生活的深深思索。因此在教學設計上,我首先從課題入手,使學生知道本文是一篇敘事的文章,而且從課題就可以知道,文章寫了兩部分內容:“荷塘”“舊事”。然后引導學生整體感知全文,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據、句、段,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引發學生對生活的深深思索,從而突破文章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整體感知課文,在讀中感悟自然美,人性美的和諧統一,體會作者贊美自然、贊美人類淳樸的愛思想感情。
3、學習景物描寫的方法和作用,體會比喻句在景物描寫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學習景物描寫的方法和作用。
教學難點:對小伙伴性格的理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1、學生課前預習課文。
2、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師:今天,我們共同學習朱自清先生的作品:《荷塘舊事》。
2、生讀課題,說說從課題中,你知道文章是寫什么的?(寫事)
3、結合課題猜測一下,課文可能寫些什么內容呢?(根據學生的猜測,師整理一下)
4、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荷塘在哪里?是什么樣的?作者為什么要寫荷塘舊事?)
二、檢查學生課前預習情況。
1、課件出示詞語,考查學生認讀情況:
點綴 淳樸 攫住 留戀 憨直 月牙泡 恰似
似的 撩水 月朗風清 浮光躍金 繁星閃爍 恬靜
氣喘吁吁 不可名狀 駭得
在生讀的過程中,聯系時候實際,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