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臉》教學設計
《花臉》這篇文章是當代作家馮冀才追憶自己童年時過年的一段極富生活情趣的散文。文章用細膩的文筆展現了天真而豐富的兒童心理世界。本文敘事跌宕起伏,有喜有哀。文章圍繞“花臉”這條線索,敘述了買“花臉”、表演“花臉”、因“花臉”惹禍及年后懲罰的幾件事。本文可以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主要講得是我盼望過年有更深一層的含義。為下文設置了一個懸念。第二部分(第2至16自然段)主要講的是作者買花臉、表演花臉和因花臉而惹禍。這一自然段又可以分作三層。第三部分(17自然段)這一部分主要講得是作者悟道的祖傳經驗,回答了第一段的懸念。文章首尾呼應,渾然一體。
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味孩子的童真童趣。 2、了解本文通過刻畫人物的形象來表現人物的特點的方法。3、認真體會本文的細節描寫。
本文語言通俗親切,淺顯易懂,感情充沛。所以采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達到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學目標。課堂上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主導。引領學生自讀,探究,合作,品讀,以達到理解課文,與作者產生共鳴的教學效果。本課教學兩課時,第一課時讀通課文,熟悉教材,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課文的脈絡,了解故事的發生、發展和結果。第二課時體味孩子的童真童趣,體會課文的寫作方法。
同學們,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有趣的,童年發生的許多事情有些讓我們現在想起來還會回心一笑,有些事讓我們至今難忘。你身邊曾今發生過有趣的事嗎?給同學們講一講。
二、出示課題《花臉》,根據自己收集的資料談一談對花臉的了解。(花臉:中國戲曲中人物角色的行當分類,有“生、旦、凈、末、丑”之分。“凈”俗稱花臉。以各種色彩勾勒的圖案化的臉譜化妝為突出標志,表現的是在性格氣質上粗獷、奇偉、豪邁的人物。本文指的是一種面具。)
三、讀通課文:組織學生輕聲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勾畫出不認識的生字和不理解的生詞。然后借助工具書學習生字理解生詞。在合作小組中先交流識字情況,然后以各種形式讀課文,達到熟練。
四、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組織學生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有關誰的什么事?文章采取了怎樣的敘述方式?可以給課文分做幾段?并想一想分段的理由。
小結:根據本堂課的學習內容填空:文章是按照( )的順序以( )為線索,分別講了作者( )、( )和( )最后得出祖傳的經驗:( )。
[設計意圖: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信任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師主導,給學生指明學習的方向和方法,重視學生的自學,提倡運用工具書,自主學習生字,新詞,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文,熟悉課文內容,從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的層次,為下節課的深入探究課文內容奠定基礎。
一、復習
抓主課文以花臉為線索,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探究,尊重學生的個性朗讀,教師主導,自讀感悟,引導學生統攬全文,去感受作者的童真童趣。
1、組織同學們自由默讀課文,思考:作者喜歡花臉嗎?你從哪些地方讀出來的?邊讀邊畫出文中哪些內容表現了作者的童真童趣?(引導學生從買花臉、表演花臉、因花臉而闖禍三個方面去體會。)在組織學生交流時,教師借機點撥學生朗讀,讀出作者對花臉的喜歡。并從中體味童真童趣。(在指導朗讀時切忌對學生說“請你讀出作者的喜歡”。而應該引導,“如果你有這樣一個花臉,你高興嗎?帶著你的這種情緒去讀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