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朋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閱讀課文,理解“童年的朋友”的含義,體會作者對小熊朋友真摯的感情。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激發學生對童年生活的美好回憶,珍惜所有帶給我們快樂感受的事物。
教學重難點:
1.理解“童年的朋友”的含義。
2.體會聯想句的作用。
教學方法: 讀寫結合
教學準備: 小黑板,圖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讓學生說說自己在美好的童年時代有哪些好朋友。引導學生不僅說出陪伴自己玩耍的伙伴,還要說說無生命的玩具朋友。
2.出示學生喜愛的玩具的圖片,激發學生對玩具朋友的回憶。
3.過渡:很多玩具朋友陪伴我們度過了美好的童年時代,今天,我們跟著一位外國作家走進他的童年,看一看他童年的朋友是誰,他們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二、檢查預習
1.學習生字。認讀字音,理解字義。
2.學習詞語:拳擊家、代替、形影不離、硬邦邦、沉默、克制。學生開火車領讀詞語。
三、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思考:文中“我”童年的朋友是誰?我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回答:我童年的朋友是誰?
3.學生默讀課文,思考我和小熊之間發生了什么樣的故事,完成下面填空。
(出示幻燈片):“我”一開始要當(拳擊家),拿童年的朋友——小熊來(練拳),但是“我”后來想到(小熊曾經帶給我的快樂),于是“我”改變主意,永遠不想當(拳擊家)了。
四、品讀感悟,理解課文
1.思考: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小熊的?(顏色、眼睛、雙手)
2.具體說一說它的顏色、眼睛、雙手分別是什么樣的。
3.想一想“我”和小熊以前的關系怎樣?理解“形影不離”的意思?
4.思考:“我”為什么流淚了。
五、學習完這篇文章談談自己的感受
總結:童年是最美好的,童心是最可貴的,讓我們善待自己童年的朋友,珍惜所有帶給我們快樂感受的事物。
六、體會聯想句的作用
聯想句能讓句子中的事物變得生動、活潑、有趣起來。
七、布置作業
1.給下面的字加部首組成另一個字,再組詞。
青( )( )( )( )( )( )
京( )( )( )( )( )( )
2.把自己童年的一個玩具朋友介紹給同學,告訴大家發生在你們之間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