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步》說課材料
一、 說教材
本文是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第八單元“告別童年”中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通過記敘作者看著自己的孩子學步時搖晃、踉蹌和摔倒的情景,表達了一位父親對孩子走好人生道路時的囑咐和期望。
說教學目標
品讀重點詞、句、段,體會父親對兒子的期望,懂得人生之路亦如學步,要獨立地,勇敢地,腳踏實地地走。
說教學重點,難點
品讀文中第四自然段中留下紀念的句子,和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意思,感悟文章要告訴我們的人生哲理。
二、 設計理念:
1、《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基于這理念,本設計力求為學生創設個性化的閱讀空間,開展多種形式的閱讀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不同角色的體驗與課文展開零距離對話,體現在閱讀實踐中自讀、自疑、自悟、互評、合作、探索的學習過程。
2、“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這一《語言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之一。因此,本課教學力求為學生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對話氛圍,設計多層次、多角度的讀書活動,讓學生真正的與文本對話,與文本交流,并在交流中產生成就感,使生與生、師與生之間的對話,成為自主閱讀后的深層次需求。
三、 說教法
在本課的教學中,采用“自主學習,自能閱讀”的教學方法。即引導學生重感悟、重積累、重情趣、重遷移,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掌握閱讀方法,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從而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四、說學法
教為學服務,這是當前把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的教育思想。《學步》是一篇講讀課文,在其教學過程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揚教學民主,充分發揮教師的潛能。所以我采用了“學——議——練”的教學模式,所謂“學”就是自學,在教師指導下進行自學;“議”就是鼓勵學生質疑問難,通過讀課文提出問題,并盡可能自己解決疑問,讓學生通過自身的實踐——動腦、動口、動手,獲得新知;“練”就是加強語言文字訓練。
五、說教學設計
(一)、設疑導入,整體感知
通過讀課文的最后一段,設疑——生命的過程非常豐富,為什么作者卻說是學步和尋路的過程?這一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急于想走進課文去解決問題。
(二)、通過“讀、悟、議”體會情感
課文的第一段(1——3自然段)讓學生充分讀后說說兒子學會了走路父親的心情怎樣,重點抓住“兒子你居然會走路了!”讓學生在反復的體會、朗讀中感受父親的驚喜。接著,我設計了一個說話訓練:兒子能獨立行走了,這就意味著靠自己的兩條腿就能( ),就能( ),就能( ),就能......讓學生兒子的興奮,奇妙。并通過過渡句學步帶給我們的僅僅是驚喜,興奮,奇妙嗎?還有什么?(代價和紀念)引入下一段。
(三)、深究課題,突破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