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贊 教案
在古代,我們修筑看得見的長城,在現代,我們修筑看不見的長城。無論看得見看不見,在背后我們看到中華民族的精神。也許只有經過坎坷與挫折,才有中華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也許只有經過災難與橫逆,才有中華民族民族走向強健的步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在憂患中我們笑對風雨。
4(4)一個“費”字寫出了歷史的沉重,一個“費”字也寫出歷史的厚重,一個“費”字寫出了對苦難的超越,一個“費”字“寫出了我們民族的精神。我們再來對比。
數不清將帥吏卒,黎庶百工,費盡移山心力,修筑此偉大工程。
有多少將帥元戎、戍卒吏丞、百工黔首,費盡移山心力,修筑此偉大工程。
有什么不同?前面不同,我們一起讀讀,感覺上哪個寫出了歷史的沉重與厚重。
有感覺了嗎?有多少拋妻棄子的役夫,有多少戰死沙場的士兵,長城的歷史是苦難的歷史,長城的歷史是奮斗的歷史,這費盡無數人移山之力的長城,是血淚的長城,是血肉的長城。
4(5)同樣,如果用這一句的一小句來概括,用那句話合適?(費盡移山心力)我們真的要費這么大勁去讀。
5(1)到現在,我們可以想象,這飽滿熱淚血肉的長城僅僅是費了中華兒女一年的時間嗎?僅僅費了中華兒女十年的時間嗎?僅僅費了中華兒女百年的時間嗎?那是費盡中華兒女幾十個世紀的移山之力。雖然艱難,我們無怨無悔,因為那是我們的祖國,那是我們生長的沃土。我們能不贊嘆嗎?
贊嘆中華兒女的堅強毅力,贊嘆中華兒女的聰明智慧,贊嘆中華兒女的血汗辛勤。留給后代子孫的是巍峨的豐碑。(板書)
6(1)于是,我們想起縈繞了幾個世紀的長城,輕輕地慢慢地讀起:
起春秋、歷秦漢、及遼金、至元明,上下兩千年。數不清將帥吏卒,黎庶百工,費盡移山心力,修筑此偉大工程。堅強毅力、聰明智慧、血汗辛勤,為中華留下巍峨豐碑。
6(2)于是,我們想起凝聚了萬千滄桑的長城,悲壯地讀起:
起春秋、歷秦漢、及遼金、至元明,上下兩千年。數不清將帥吏卒,黎庶百工,費盡移山心力,修筑此偉大工程。堅強毅力、聰明智慧、血汗辛勤,為中華留下巍峨豐碑。
6(3)于是一個似乎永遠沉睡又永遠充溢著激情的建筑出現在我們眼前,我們贊嘆:
起春秋、歷秦漢、及遼金、至元明,上下兩千年。數不清將帥吏卒,黎庶百工,費盡移山心力,修筑此偉大工程。堅強毅力、聰明智慧、血汗辛勤,為中華留下巍峨豐碑。
6(4)于是,追憶、悲壯、贊嘆,百感交集,我們搖頭晃腦地讀起:
起春秋、歷秦漢、及遼金、至元明,上下兩千年。數不清將帥吏卒,黎庶百工,費盡移山心力,修筑此偉大工程。堅強毅力、聰明智慧、血汗辛勤,為中華留下巍峨豐碑。
6(5)長城,中華兒女的脊梁,長城,中華民族的象征。不到長城非好漢,只要我們的心與長城在一起,我們就是到了長城的好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