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董大》說課稿
《別董大》說課稿
一、說教材
《別董大》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材(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內容。本單元內容包括:《可愛的中國》 《古詩二首》 《城市的標識》 拓展閱讀和綜合活動。《別董大》是本單元的精讀課文,借景抒情,描述與友人依依惜別的場面。新課標指出:小學高年級學生,已經有初步的自學能力,已經建構了自己的心理詞典,能夠獨立完成學習目標,學生通過自學,讓他們在自學的同時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二、說教法 學法
通過精彩的開頭,創設情境。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假如讓學生認可你了,那你的教學會盡善其美。根據教學目標,教師多引導,多啟發,通過學生的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體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利用“洋思”的一套模式,少講多練,把權力還給學生,給學生一座花園、一座田園。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我在教學中以貼近學生學習心靈,通過小組探究、合作學習,使學生在自己喜歡的情況下理解問題,培養學生的思考、探究、創新能力和相互合作的意識。讓學生產生智慧的火花,進一步理解教材。
三、其他
詩歌,文字優美,感染力強,在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讓他們多讀,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受到熏陶,才能增強語感。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 《別董大》
教學目標:
1.理解“曛、知己、君”等詞在句中的意思。
2.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所描述的意境。體會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體會朋友間的深厚友誼。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并默寫古詩。
教學重難點:
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并默寫古詩。
難點:體會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體會朋友間的深厚友誼。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
1、認識新朋友,想一想與朋友分別時的心情,從而引出古人分別時的心情是怎樣的。今天,我們學習一首送別詩《別董大》。
2齊讀課題
3、釋題:別:分別。
二.出示學習目標
學生齊讀學習目標,通過探討,提出目標問題。
三.初讀詩文,整體感知
1、學習詩文(范讀、自瀆、男女分角色讀)
2、自學古詩,想一想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
3、匯報。把你們初讀的收獲和體會談一談。
四.再讀詩歌,探究詩意,感悟詩意
1、通過再學,學生提出問題<詩中那句是寫景的,那句是作者的勸勉?>指名讀)
2、背誦并默寫詩歌(指名背和全體背結合,教師做評價;學生自己寫,同桌檢查并更正)
五.升華延伸
這一句句激動人心的文字,這一首首流傳千古的文字,讓我們激動不已。現在,老師再給同學們推薦這樣的文字(出示《送別》),大家一起讀一讀。
六.作業
1、課內作業
《別董大》是 代邊塞詩人 寫的。這首詩的前兩句描寫了 的景色;景中寓 。后兩句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