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語文第十二冊第七單元教案第七單元 科學精神
教材分析:
本單元以“科學精神”為題,共有五篇文章。這里又被譽為“當代神農氏”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事跡;有英國教師“懷特森”先生的故事;有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壯舉;有德國化學家李比希的成敗得失;有諾貝爾忘我的追求。這五篇文章所寫的人物所處的時代不同,身份不同,國籍不同。但他們對科學的謹慎、執著的態度、獻身科學的精神,卻同樣令人欽佩,讓人感動。《當代神農氏》是一片真實感人的記敘文。作者用紀實的手法敘述了袁隆平經過十幾年的艱辛試驗,終于培育了雜交水稻的過程歌頌了袁隆平不畏艱難困苦,熱愛科學事業,獻身科學事業的偉大精神。《一個這樣的老師》文章寫了一位與眾不同的老師——懷特森先生,這位老師用故弄玄虛的方法教會了學生要有“懷疑精神”《詹天佑》記述了詹天佑頂著強大的壓力修筑了第一條中國人自己的鐵路,為中國爭了氣。《床頭的標簽》寫了德國化學家李比希的成敗得失,他將使我們懂得持之以恒、謹慎認真的工作態度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是多么的重要。《炸藥工業之父——諾貝爾》記述了諾貝爾研制“硝化甘油”的過程,歌頌了他不怕死的科學精神,百折不撓的毅力。
教學目標:
在學生多角度、有創意地閱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整體感悟把握課文內容,把握文章脈絡,并體會作者是如何圍繞中心選取材料的。指導學生通過重點詞句理解課文中人物的高尚品格,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喚起學生對祖國、對科學的熱愛,激發學生獻身科學事業的熱情,要滲透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和科學思維方法的教育,提高學生科學素養,另外,要注意培養學生搜集、篩選、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通過重點詞句理解課文中人物的高尚品格,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喚起學生對祖國、對科學的熱愛,激發學生獻身科學事業的熱情,滲透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和科學思維方法的教育,提高學生科學素養,培養學生搜集、篩選、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準備:資料、課件
教學時間:
《當代神農氏》 2課時
《一個這樣的老師》 1課時
《詹天佑》 2課時
《床頭的標簽》 1課時
《炸藥工業之父——諾貝爾》 1課時
當代神農氏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生字新詞,特別是理解和積累四字詞語。
2、感受袁隆平獻身"水稻雜交"事業的奉獻精神,以及他為了科學研究矢志不渝,知難而上,敢于拼搏的奮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