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董大》教案
高適(唐)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這首詩.
2.學習借助注釋初步理解古詩大意,懂得這首詩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學習借助注釋初步理解古詩大意.
教學難點:
懂得這首詩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掛圖和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主題.
同學們,大家回想一下,自己在學習上或生活中有過失敗的經歷嗎 面對失敗,你當時是抱著怎樣的態度呢
(請學生說略)
是啊!世界上沒有人一生從不失敗,從來不會遇到困境.(板書:面對困境)
面對困境,有的人懷著一種憂傷,把失望和氣餒刻在了人生的底片上,而有的人接納失敗卻像捧起一本書,傾注一種自信和智慧的目光去閱讀,而后去創造一種新的生活.
二,自選短文,初談感受.
同學們手上拿著的一首古詩,三篇短文,都告訴了我們同樣的道理,老師每讀一次,都會被里面的故事所震憾,所感動.我想,這么好的故事應該與同學們一起分享.
課前這幾篇短文大家都讀過了,現在就請你選擇一篇你感受最深的文章,再把它讀一讀,特別是那些感動你的話,多讀幾遍.讀好后請你談談你的感受或理解.
(學生交流,從學生的答案中板書.)如:自信,不氣餒,樂觀,接納失敗,積極面對人生,靠自己,不向逆境低頭等等.
說得真是太好了!同學們,面對困境我們是應該(學生讀——板書.)
聽了大家剛才的交流,談的大多是自己對三篇短文的理解,而老師在讀這些文章的時候,恰恰是《別董大》這首詩給我的感受最深.
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別董大》這首詩,看看在這首詩中,到底是什么感動了老師,或許你讀著讀著,你也被深深地感動.
(出示古詩:《別董大》)
(學生讀)
三,簡介背景,研讀"雁"字.
通過剛才的讀,大家已經知道,這是一首——(送別詩).寫的是誰在哪里送別誰 (高適在塞外送別董大)
高適 高適是誰 (學生講:高適是唐代詩人.字達夫,渤海蓨(tiǎo)(今天的河北省景縣)人.因為官至散騎常侍,所以又稱高常侍.他的詩大多反映邊塞生活,詩情奔放.作品集為《高常侍集》.)
董大 多奇怪的名字啊 你能說說嗎
(學生說:唐玄宗時著名的琴客董庭蘭.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稱"董大".)
我記得這樣的稱呼在王維的一首古詩中也出現過 (見機點拔:那首詩是"渭城朝雨浥輕塵……")
對,是——《送元二使安西》,這里的"元二"就是 (在家中排行第二,所以他為——元二.)
這首詩前兩句寫的是當時分別時的環境.讀了詩以后,你了解到他們是在怎樣的環境中分別的
板書:( )的環境
后兩句是高適在臨行前對董大說的贈言.你能從詩中找到根據嗎 從哪里可以看出是高適對董大說的
(學生說:是從"君"字中看出的,因為"君"在詩中就是您,指董大.)
現在先讓我們來看一下古詩的前兩句,讀一讀.(請學生讀——個別讀,小組讀,集體讀.)
細心的同學可能已經發現這兩句詩中涉及到的一些景物.你能來把它劃出來嗎
(學生劃)——黃云,白日,北風,雁,雪.
黃云 白云,烏云大家聽得多了,這里怎么是黃云 你讀讀詩,猜猜看,這到底是什么原因 (見機點拔,當時他們分別是在塞外,那里大部分都是沙漠,黃沙飛揚,以至于云都成了黃色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