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猴王》教案
關于手法
① 神奇瑰麗的想象。《西游記》是神話小說,是浪漫主義的作品。石猴的出世就十分神奇,他無父無母,仙石育胞,迎風化成;他一誕生就會行走跳躍、尋找食物;他無師自通,不僅識字,還能引用《論語》,這些都帶有神奇的色彩。作者還描繪了一個“卻似人家住處一般”的“福地”“洞天”,這里有水有橋,橋邊有花有樹。石房內石制家具一應俱全。洞內正中的石碣上還有十個大字……這樣的人物,這樣的境界,只能存在于幻想的世界,這是作者憑借自然景物馳騁想象創造出來的神話境界。
②在曲折生動、引人入勝的情節中塑造石猴的形象。作者描述“美猴王”的來歷,塑造石猴的形象,不是用寡淡無味的平鋪直敘,而是通過曲折生動、引人入勝的情節來展示的。作者借助豐富的想象,緊緊扣住石猴這個中心形象展開故事情節。情節的發展順序是:石猴出世——山間生活——自薦探泉 ——發現洞天——攜眾搬家——被擁為王,有頭有尾,把“美猴王”的來歷寫得清清楚楚。在每一情節中都想象奇麗,妙趣橫生。通過動作、語言的描寫,塑造了一個集猴、神、人的特點于一身的藝術形象。
③課文的語言優美生動,流利明快,富于表現力。如寫石猴出世后的山間生活:“食草木,飲澗泉,采山花,覓樹果,與猿鶴為伴,麋鹿為群,夜宿石崖,朝游峰洞。”這些短句寫出了石猴的靈巧活潑和自由歡樂,流利明快而音調和諧。對眾猴的描寫也十分生動傳神。如寫眾猴進洞后“一個個搶盆奪碗,占灶爭床,搬過來,移過去”,把“猴性頑劣”的特點表現得惟妙惟肖。此外,人物的語言描寫,精選了口語化、個性化的語言,石猴探洞前的“我進去!我進去!”突出了他的勇敢。石猴向眾猴描述洞中情景和要求眾猴兌現諾言的對話,都有聲有情,富于個性。特別是石猴竟引用《論語》的話,更具有幽默感。
(三)布置作業
讀整本《西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