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兵馬俑》教案與反思
2.有表情地朗讀課文。
3.這一段構段用的是什么方法?作者觀察兵馬俑又是按什么順序的?
(構段:整體一部分一整體) (觀察順序:從前往后再兩側和最后。) (三)學生自學第.四自然段,完成表格。
老戰士 新戰士 戰馬 外貌(外形 留著胡子 束著頭發 膘肥體壯 神態 虎視眈眈 神情十分嚴肅 一臉稚氣 豎耳瞪眼 嚴陣以待
(四)讀最后一段話,思考這段告訴我們什么?
1.“沉睡兩千多年”一說明兵馬俑從殉葬在秦始皇陵墓里到1974年被發掘,講明埋藏的時間長。
2.“秦始皇兵馬俑的出土,是我國考古史上最為重大的發現之一。”“重大發現”已經說明這個發現的意義,所在,前面再加上“最為”說明這個發現對考察古代歷史的價值之大。
三.總結課文。
1.有表情地朗讀全文。
2.結合板書總結全文。
這篇文章寫兵馬俑博物館,從外寫到內。寫威武雄壯的陣容,從前鋒到步兵,騎兵、戰車到側翼和后衛,整個兵馬俑充滿臨戰氣氛。寫兵馬俑神態,分類描述。老戰士、新戰士、戰馬的神態栩栩如生。
附板書:
門楣 餾金大字
秦 博物館:
始 大廳 寬敞明亮 兩個足球場大
皇 前鋒 3列 210個 穿 持 負
兵 陣容 步兵 騎兵 戰車 穿 路 臨戰氣氛
馬 (威武雄壯) 側翼 后衛 防止
俑 老戰士 虎視眈眈十分嚴肅
神 態新 戰士 —臉稚氣
(栩栩如生) 戰馬 豎耳瞪眼嚴陣以待
四、課堂練習。
完成課后第3題和練習冊第5題的填空題。
參考資料:
三、關于課后習題
1.第1題:是從兵馬俑坑的面積,威武雄壯的軍陣和兵馬俑的神態各異、栩栩如生三個方面來介紹的。
2.第2題:課文介紹了兵馬俑博物館的地理位置、壯觀的建筑物和兵馬俑的威武雄壯的陣容與栩栩如生的神態,指出它的出土在我國考古史上是最重大的發現之一。
第3題:(1)③(2)③。
教學反思:
學生學完課文后,對這個歷史古跡有了更深的了解,激發了學生的愛國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