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二則》教案
第一課時 《矛與盾》
教學目的要求:
學會本課生字詞.
理解文言文詞義句義,能講述文言故事.
有感情朗讀,能背誦此文.
4,懂得說話做事要實事求是,不能自相矛盾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文言文要以教學生學會方法,理解意思,熟讀成誦,明白道理為重點,這些也都是難點.
教學過程:
結合單元主題,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師:本單元的主題是"沖突"誰能說說看沖突是什么意思,聯系實際簡單說一說產生沖突的原因是什么.看來要解決沖突就要找到解決矛盾的方法,這樣我們的社會生活就會和諧美好.板題"矛與盾"
知道矛和盾是什么嗎 誰能來介紹介紹
矛和盾是古代打仗用的兵器,矛用來進攻,盾用來防守.
(課件出示矛和盾)這兩種古代兵器是怎么成為制造沖突的罪魁禍首了呢
2,就讓咱們跟隨古代思想家韓非子一起到兩千多年前的集市去瞧一瞧吧.看,街上好熱鬧啊!趕集的人來來往往可真多!街邊的一塊空地上擁著一群人,他們在干什么呢 讓我們一起走進古代寓言《矛與盾》去看個究竟吧!
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1,檢查預習,指名讀書,提示:注意根據課文內容適當的停頓.
2,古時候,誦讀詩文是一種很風雅的事,一卷在手,書聲朗朗.文言文的朗讀特別要注意節奏和韻味.聽我讀,好嗎 (配樂范讀)
師:怎么樣 文言文讀起來也蠻有味道的吧!一回生,兩回熟,大家再
試著讀一讀,還可以讀給你的同位聽.特別注意該停頓的地方要停頓.
師:誰還想讀 來,想讀的一起讀吧.相信你們會比剛才讀得更好.文
言文拗口,要反復用心讀,不讀錯字.給學生充分的讀書空間,自由讀,個別讀.(教師范讀,聽讀,齊讀,讀的方式多,讀的面廣,學生讀書欲望才能得到滿足,初步感悟到文言文的節奏和韻味.)
精當講解,反復朗讀,明白寓意.
1,文言文不僅要把字音讀正確,更重要的是要讀懂.這是朗讀文言文的前提.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咱們先靜下心來,默讀課文,運用你們以前學習文言文的方法,一句一句仔細讀.師: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是學文言文的訣竅.不過,學文言文的難點,也在于讀.在這里,老師給大家一個友情小提示,古文中單音詞比較多,所以遇到不懂的詞,查一下字典一定會解決,還可以把你查到的解釋和譯文對照一下.
2,自主學習課文.想想每句話的意思.還可以想象當時的情景.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記號.
小組交流,不懂的地方可以和你的伙伴商量商量.
4,全班交流:咱們再到集市上去看看,剛才那堆人圍在一起,他們究竟在干什么呢 你們讀懂了嗎 誰先來說說你讀懂了哪一句
⑴生: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楚國有個賣盾和矛的人,他夸耀他的盾說:"我的盾很堅固,什么東西都穿不透,"
你讀懂了這句話的意思.知道他在夸耀自己的盾非常堅固.你從文中哪個字讀懂他在夸耀的呢 "譽"是夸耀的意思.誰來當這個楚人讀讀這句話,夸夸這面堅固無比的盾.
⑵這面盾堅固嗎 看來你是初次經商,還沒有體會到商人的心情.夸得還不夠!假如你是他,你為了賣出自己的盾,會怎樣譽盾呢 想像一下當時的情景,可以加上表情和動作,先自己吆喝吆喝,練習一下.(學生自主練習朗讀)
師:瞧你得意的樣子,這面盾有什么值得你夸耀的
生:這面盾沒有東西可穿透,十分堅固.
師:口氣還真不小!不僅夸盾堅固,還夸它堅固到什么東西都不能穿透,這面盾"物莫能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