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中國》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方志敏同志1923年入黨,“兩條半槍鬧革命”。1935年1月24日,在北上抗日途中,由于叛徒的出賣,方志敏同志在皖浙贛交界的隴首村被捕,堅貞不屈,拒不投降。在敵人的監獄里,方志敏用敵人讓他寫“供詞”的紙筆,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寫下了傳世之作《清貧》和《可愛的中國》等,成為教育后代的生動教材。
教學目標
掌握本單元生字、新詞,理解并能靈活運用。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熱愛祖國的情感。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整體上體會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情激情,受到啟發和感染。鼓勵學生從各個方面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整體上體會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情激情,受到啟發和感染。鼓勵學生從各個方面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教學構想
教學開始時,可先讓學生查閱資料,在課上交流,教師介紹時代背景和作者生平。在學生反復品讀的基礎上,整體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而以情激情,從中受到啟發感染。
教學準備
課件、搜集方志敏及舊中國的資料。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檢查學生預習情況,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學習過程:
一、導入:
1、我們的祖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國家,近些年來,祖國的變化日新月異,作為炎黃子孫,我們無比驕傲和自豪。同學們,如果讓你來形容自己的祖國,你會用怎樣的詞語來形容?
2、學生說。(如:親愛的祖國、偉大的祖國、騰飛的祖國等)
3、人們常常把祖國比作母親,你覺得這位母親可愛嗎?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課文《可愛的中國》。
二、初讀感知:
1、通過課前的預習,你覺得哪些字詞大家容易出錯,想提醒大家注意?
蹂躪、刻不容緩、日新月異、肅清、瘟疫、愚昧等,注意讀音,字形、詞義。
2、詞語解釋:
蹂躪:踐踏,比喻用暴力欺壓、侮辱、侵害。
刻不容緩:片刻也不能拖延,形容形勢緊迫。
遼遠:很遠,遙遠。
日新月異:每天每月都有新的變化,形容進步發展很快。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4、這篇課文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的方志敏在獄中,關于作者和當時的背景,你有哪些了解?(師適當補充)
方志敏,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無產階級革命家。積極參加“五四”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1922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4年加入中國黨,參與創建江西的中國共產黨、團組織。曾任江西省農民協會秘書長、主席,領導農民運動。參與創建贛東北革命根據地和中國工農紅軍第十軍。1934年,率部北上抗日,被國民黨軍隊逮捕入獄,1935年8月6日,英勇就義。在獄中,他受盡酷刑,寫下了《可愛的中國》、《清貧》等文章。《可愛的中國》曾由魯迅先生代為保存,解放后公開發表。
5、學生質疑(祖國為什么可愛?祖國母親為什么哭泣?……)帶著問題閱讀課文。
三、細讀品悟:
(一)講讀第1-3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