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中國》教案
教學目標:1、閱讀理解課文,體會方志敏對祖國的滿腔熱情,感受他要改變凄涼現實的急切心情和對祖國光明未來的堅定信心。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方志敏的品質并思考為社會服務、報效祖國。
教學重點:目標1\2
教學難點:目標1\3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1935年1月24日,有這樣一個共產黨人,有這樣一個優秀的中華兒男,由于叛徒的出賣不幸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在獄中,敵人用高官厚祿引誘他,用嚴刑拷打威逼他,他也決不向敵人求饒屈服。
1935年8月6日,他在南昌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了。他——就是——方志敏。方志敏利用敵人給他寫“口供”的紙和筆在獄中滿懷激情地寫下了震憾人心的傳世之作:《清貧》《獄中紀實》以及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可愛的中國》。
2、出示課題:可愛的中國。齊讀課題。
3、根據自己的了解,說說我們偉大的祖國哪些地方可愛?(山河壯麗、歷史悠久、燦爛文化……)
4、過渡:革命烈士方志敏他覺得我們偉大的祖國媽媽什么樣子才是最可愛的呢?讓我們一起到課文中看看。
二、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一)讀課文
1、認真預習了課文的舉手。
2、誰來證明一下?其他同學注意聽他把字音讀準沒有、句子讀通順沒有。
(二)說說課文主要內容:課文主要寫了作者對壯麗山河的描述和對侵略者的鞭撻。表達了一個共產黨人的赤子情懷和遠大抱負。
三、閱讀理解,體會感悟
(一)未來的中國
1、在方志敏的心中,可愛的中國應該是什么樣子的?在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讀讀,看看自己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2、師生交流
①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相關段落的語句:(到那時,所有的貧窮和災荒,混亂和仇殺,饑餓和寒冷,疾病和瘟疫,以及那慢性的殺滅中國民族的鴉片毒物,這些等等都是帝國主義帶給我們的可憎的贈品,將來也要隨著帝國主義被趕走而離去中國了。)
閱讀理解:a、指名讀,其他同學思考:作者認為,怎樣的中國才是可愛的?
b、你喜歡這樣的中國嗎?讀一讀
過渡:在這里,作者并沒有直接告訴我們,到那時,中國到底是什么樣子的?你能在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嗎?
② 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相關語句(到處都是活躍的創造,到處都是日新月異,歡歌將代替了悲嘆,笑臉將代替了哭臉,富裕將代替了貧窮,康健將代替了疾苦,智慧將代替了愚昧,友愛將代替了仇殺,生之快樂將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園將代替了凄涼的荒地!)
閱讀理解:a、這是一個怎樣的中國啊?用自己想到的詞語來形容一下。(繁榮昌盛、美麗富饒、欣欣向榮-------)
b、教師小結并引導學生朗讀:這時,我們的民族就可以無愧色地立在人類的面前,而生育我們的母親,也會最美麗地裝飾起來,與世界上各位母親平等地攜手了。我們作為華夏子孫也會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 文中的“這時”指的是什么時候?現在算嗎?讓我們一起驕傲地向世界宣稱(讀這部分內容)讓我們自豪地告之世界(齊讀這部分內容)
(二)七十年前的中國
過渡:可是,同學們,你們想過嗎?革命烈士方志敏在憧憬展望祖國美好未來的時候,那時的中國又是什么樣子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的3、4段去看看吧。
1、自讀課文3、4段,勾出相關的語句,看看自己從這些語句中仿佛看到了什么?你還聽到了什么?你的內心有怎樣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