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天使》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了解南丁格爾的事跡。
2、采用自由朗讀的方式,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主完成對課文的了解。
3、引導學生進行中心思想的滲透理解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進行中心思想的滲透理解。
教學難點:教育學生體會白衣天使這一職業的神圣和崇高。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同學們都知道白衣天使吧,下面老師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獻身護理的南丁格爾
護士職業的創始人南丁格爾于1820年出生于意大利富裕的天主教家庭,年幼時,隨父親僑居在英國。長大后,自愿放棄安逸舒服的生活,隨軍到前線率領一班護士去做救護傷員的工作。當時用品奇缺,衛生極差,而且耶里的醫生對她還抱有敵視態度。但她抱著崇高的理想,戰勝了一切困難,她的努力,竟使軍醫院面貌改觀,以致士兵們都稱她是“提燈女士”。1856年,她被提升為軍醫院婦女護理部總監。次年,由于她的努力,成立了皇家陸軍衛生委員會,又在當年建立起軍醫學校。1860年,她用公眾捐助的南丁格爾基金在圣托馬斯醫院內建立了南丁格爾護士學校,這是世界上第一所護士學校,以后她又創立了助產士及濟貧護士的培訓工作,她的成績卓著。
一位大家的閨秀,在家豐衣足食,自己可以不動手,還有婢仆來伺候,豈不快樂終生嗎?但為何南丁格爾放棄享受,反而自找苦受,去服事臟污累人的病人呢?這還要請南丁格爾自己來回答。她在1850年的日記中寫著下面這些話:“我今年剛好三十歲,正和耶穌開始出來傳教、奉行他的使命的那一年的年紀相同。從今以后,我不能再做兒戲的事,不能再有無謂的思想,不能再談戀愛和婚姻。主啊!求你使我今后常能想到你的旨意”。
原來南丁格爾有著更高的目標,她的虔誠信仰使她發出了熾熱的愛,她效法耶穌去服務有疾苦的人。她曾給她的姑母寫信說:“無論什么事,必須以天主的愛作基礎。誰能說基督所受的痛苦不是殘酷無比的呢?而他所得到的幸福,也必定是非常的。工作,努力工作,知道天主必領我們走上成功之路。中間并不摻雜著絲毫虛榮心,完全出于一片愛主的熱誠,試想這樣的工作何等令人羨慕!”
青春為一般人是寶貴的時刻,美好而甜蜜的時刻,但南丁格爾卻認為它是危險的時期,她為沒有被這時期所傷而感到高興。在1851年他給父親的信中寫著:
“我高興我的青年時期已經過去,更喜歡它永遠不再回來。這完全是無知和受束縛的時期,充滿了不能成功和幼稚的思想。希望今后我真正能占領我自己”。
她很注意善用時間,她在日記中寫著:“這是舊年的最后的一日,我高興這一年已經過去,可是我確定這一年并不是虛度的。我把我的宗教信仰從頭到尾檢討了一番,我已漸漸能認識上主了”。
她的事業心是從小就有的,并且非常強烈,她的日記中有一段是這樣寫的:
“我今日的思想和希望是從六歲起就種下的,這并不是我強裝出來的。我以為世上最不可少的,乃是一種職業,一種專門事業,這事業必須是社會上最需要的,而且能使我將全身的精力都用在上面,這是我日夜希望的。有一時期,我曾熱切想受大學教育,得高深的學問;可是這不過是暫時。我畢業唯一的志愿就是看護事業,萬一這志愿不能成功,就專心辦教育事業,我所想辦的教育是對墮落的人,而不是普通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