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活動2》教學設計
活動設想:
家鄉是一個親切、溫馨的字眼。家鄉的文化傳統可以反映家鄉的歷史風貌、文化背景;家鄉的風景名勝體現了家鄉的自然美;家鄉的特色產品或產業為當地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收益,而且也體現著當地的民風民俗,具有深刻的人文內涵。它們的歷史淵源、經濟價值、文化底蘊,值得廣大青少年學生了解和探索。這種了解和探索有利于增強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提高審美意識并增強其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由熱愛具體的家鄉到熱愛抽象的祖國,這是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的必由之路。
活動目標:
1、通過尋訪家鄉的傳統文化、風景名勝、特色產品和產業,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了解家鄉的文化,領略家鄉自然風光和家鄉的巨大變化,激發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學會利用多種途徑獲取信息,培養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能大膽地對事物作出判斷,并提出自己的觀點。
3、在活動中學會與人交流、合作、分享。培養學生做21世紀的社會人,促使學生在本課程的積極參與中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創造。
課程內容
分組活動
活動準備
活動內容及過程
活動方式
第一組:尋訪家鄉的傳統文化
學生參與考察活動和實踐活動時,會遇到許多困難,教師要鼓勵學生主動、大方地與人交流,積極、自信地參與活動,并引導學生精心進行活動策劃。
1.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
①引導學生調查了解家鄉特有節慶、傳統習俗,傳統文化藝術及淵源.
②引導學生廣泛閱讀傳統的詩歌、散文、小說,并初步了解家鄉古代飲食文化、服飾文化、節令文化等傳統文化形式。
2.開展考察活動
①考察家鄉的著名建筑及其特點與由來。
②考察家鄉的歷史名人和遺跡。
③考察家鄉某些地名的由來。
④考察家鄉的飲食文化、服飾文化特點。
⑤訪問民間藝人,了解傳統工藝。
3.組織學生為宣傳家鄉的傳統文化開展實踐活動。
以下一些活動形式可供參考:
①學生編寫《家鄉民間故事》、《家鄉風俗習慣》、《家鄉風味小吃》、《家鄉名人故事》等小冊子,提供給有關文化部門、旅游點。
②與有關部門合作,制作廣告牌張掛在家鄉顯眼處,宣傳自己的家鄉。
③為社區群眾策劃一次家鄉文化藝術表演或傳統游藝活動。
到圖書館查書、把資料抄好、制成一本活動成果錄。
第二組:尋訪家鄉的風景名勝
1.開展此項活動事先需精心組織策劃,教師要給學生相應的指導。
2.教師要事先與風景區景點管理部門取得聯系。
1.實地考察景點(拉法山、紅葉谷等),了解其具體情況,并收集一些資料,如:圖片、照片、繪畫、景點文字介紹等。
2.開展我為家鄉旅游宣傳和服務活動。
3.組織學生交流、思考,分享收獲,并分組寫出考察報告。
4.將調查報告、學生的思考整理成建議書,送交各風景區及其管理部門。
實地考察、活動記錄、討論、交流、整理
第三組:尋訪家鄉的特色產品和特色產業
培訓學生訪問的禮儀和技巧;調查計劃的格式;調查報告的基本格式等。
1.根據初步活動意向,讓學生回家展開自由調查,通過詢問親戚朋友或政府部門,了解本地資源優勢、人才優勢、本地傳統的特色產品和特色產業(花崗巖、大煎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