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小學生活》綜合性學習教材淺談及課例
第六單元:"綜合性學習" ──難忘小學生活。這次綜合性學習,旨在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運用能力。分兩大板塊──"成長足跡"和"依依惜別"。在每一板塊中,分別提出活動建議,并提供若干閱讀材料。第一個板塊引導學生回憶小學生活,用各種語文形式記錄小學生活;第二個板塊引導學生為母校做點事,寫倡議書、建議書,互留贈言,并策劃一臺畢業聯歡會。綜合性學習的編寫,把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貫穿在整個學習活動中。在這次綜合性學習中,教師既要引領學生回憶小學生活,學會表達情感,學會感恩,又要通過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組織、策劃能力。大致可以采用這樣的流程:
"成長足跡"板塊,可以制作"班級紀念冊"為中心開展活動(5課時加課外時間)
(1)閱讀《難忘的啟蒙》《老師領進門》《新來的王老師》《作文上的紅雙圈》這五篇文章,了解作者通過哪些具體事例再現老師的哪些品格?閱讀《忘不了的笑聲》,要留意作者寫作的切入口──通過笑聲寫出一個個同學的特點,體會同學間濃濃的情誼,領悟到寫同學可以有多種切入口,也可以有多種寫法。然后讓學生推薦介紹有關老師的文章進行主題閱讀(1-2課時)
(2)回憶小學生活,寫寫自己難忘的老師和同學、難忘的校園生活、難忘的一節課或難忘的一次活動等。(1課時)
(3)在班里開展一次"我的成長故事"的主題班會(1課時加課外時間)
(4)同學合作,制作班級紀念冊。(課外時間)
"依依惜別"板塊,可以有選擇地開展活動。(3課時)
(1)寫臨別贈言,送上真情與祝福。也可以寫好臨別贈言,在班級聯歡會上相互贈送。(1課時)
(2)在離校之前為母校做點事,以小組或班級為單位寫倡議書、建議書,或者給教過自己的老師寫封信(1~2課時加課外時間)
教材簡要分析:
閱讀材料中的5篇文章,是不同時代的作者回憶自己難忘的小學生活。
《難忘的啟蒙》《老師領進門》《新來的王老師》和《作文上的紅雙圈》側重于回憶老師的教誨,《忘不了的笑聲》記錄的是班上一個個個性鮮明的同學。
閱讀這些文章,要了解作者通過哪些具體事例再現老師的品格。同樣是回憶老師的文章,表現的重點是不一樣的:有的是贊揚老師滿腔的愛國熱情和嚴謹的教學風格(《難忘的啟蒙》),有的是回憶老師的才華橫溢和對學生的循循善誘(《老師領進門》),有的是難忘當年老師對自己的鼓勵(《作文上的紅雙圈》)。讓學生在閱讀別人懷念老師的文章中,聯想起自己的老師,回憶起老師教育自己的事,激發起對老師的感激之情,激發起表達的欲望。
綜合性學習課案例:
附:依依惜別
一、圍繞主題, 梳理積累
1. 同學們, 我們的小學生活就要結束了,和朝夕相處的老師、同學揮手說再見了。說到分別, 你們會想到哪些詞語呢?
( 依依惜別、難分難舍、牽腸掛肚、日思夜想、思念……)
2. "相見時難別亦難",離別后的思念是詩人們歌詠的永恒主題。你們能記起多少關于離別關于思念的古詩詞?
誦讀贈別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贈汪倫》《送元二使安西》……誦讀思念詩──-《靜夜思》《泊船瓜洲》《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多媒體出示這些古詩詞,引導學生在背誦的基礎上進一步朗誦, 加深學生的理解、記憶。
3.請寫下每首詩中你認為最打動人心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