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讀寫本課“洗澡、機械、逆時針、玫瑰、領域、司空見慣、無獨有偶、見微知著” 等詞語。
2.研讀三個關于科學發現的故事,著重從“問號”、“真理”及“從問號到真理的過程”,正確理解“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的含義。
3.能聯系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4.體會作者的寫作特點,學習用事例說明道理的方法,并能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段話。
5.引導學生認識凡事多問幾個為什么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
1.理解三個關于科學發現的故事,理解“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的含義。
2.體會并運用課文用事例說明道理的寫法。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程序
一、談話導入。
1.出示幾則格言,師:同學們,老師這兒有幾句格言(課件出示),誰來讀一讀?
2.你還知道哪些格言?這些格言都闡明了真實的道理,所以我們也把它們稱之為真理(板書:真理),這些真理也常常成為我們的座佑銘,指導我們的言行。
3.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條真理,那就是“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4.請學生談談對課題的理解?(自由發言)
【設計意圖:從學生熟知的格言導入,明確什么是真理,進而導入課題,由熟知到未知,形
成自然過渡。】
二、初讀感知。
1.檢查預習:自薦接讀課文
2.請同學們回想:課文中的那些內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學生自由談)
學生可能談及三個科學發現的故事,適時引導:就讓我們先從這三個有趣的科學發現的小故事開始深入地學習。(請三名同學朗讀,針對朗讀的情況稍做評議)
【設計意圖:檢查預習,注重課堂反饋,關注學生感知課文的興趣點,順應學生的思路開始對文本的學習。】
三、細讀感悟,理解含義。
1.對比閱讀三個故事,感悟發現寫法特點:
(1)請同學們再仔細默讀一下這三個有趣的故事,感受在內容和寫法上有什么共同點?可以在書上圈畫或標注一下。(學生邊讀邊思考)
(2)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發現。
(3)師生交流。
(4)小結:通過剛才的交流,我們發現這三段話的寫法是相同的,都是先寫發現問題,再寫研究問題,最后寫解決問題發現真理。
【設計意圖:采用對比閱讀法,架設三個科學事例之間的聯系性,引導學生初步感受三個科
學事例表達的共性。】
(5)三個故事寫法的共同點,課文的哪個自然段為我們進行了總結?(請學生找讀第二自然段)
重點引導:這里的“?”號和“!”號,它們代表的是什么?(科學家的疑問和尋求到的真理。)你感覺采用這樣的符號有什么好處?(用符號代替語言更能讓我們形象的感受到由問題到真理的過程)
【設計意圖:由學生的概括回到文本,感受文本語言的規范、準確以及巧妙使用符號語言所表達的獨特效果。】
2.回讀三個故事,感受發現真理的過程:科學家們憑借著什么在這漫漫的長途中尋找到真理?你能透過事例中的語言文字找到答案嗎?
(以下三點可根據學生所答相機調整)
(1)品讀“見微知著”
重點句品讀: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而美國……敏銳……
師:洗澡是件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了,謝皮羅卻敏銳地捕捉到一個細節……并抓住了問題的本質,這種本領就叫——見微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