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夢圓在今朝教學反思
千年夢圓在今朝教學反思
章的教學目的是一是為了讓學生了解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中華民族千年夢圓的經過,從中體會中國航天人所體現的團結合作,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是學習默讀課文,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在事實的描述中說明道理的寫法。 設計教學的時候我按照教學建議進行了教學,先讓學生自學:千年“夢“指的是什么?怎么圓的,為什么能圓在今朝?然后組織學生討論,在討論中進一步理解課文。在討論的過程中我發現學生對前兩個問題理解得比較好。但是夢為什么可以圓,他們理解起來就有一定的難度,不僅僅是因為孩子們的理解能力有問題,更主要的是他們沒有多大的興趣,沒有興趣就沒有動力,因此理解對他們而言難度就更大了。經過思考我覺得可以設計這篇課文的教學,我覺得應該應該讓孩子帶著驕傲自豪的思想感情去學習這篇課文。在導入課文的時候通過課件的展示為孩子們介紹中國在航天事業方面所取得的偉大成就,調動學生的情緒,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然后讓孩子們自讀課文,找找課文中為我們介紹了中國在航天事業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包括明代的官員萬戶,盡管他的實驗失敗了,但是為后人打開了思路,也是值得驕傲的。最后讓學生找出課文中自己體會最深的句子,體會是如何從句子中體會到驕傲自豪的,談談感受。
《千年夢圓在今朝》自主教學反思
今天,我用自主教學的方式上了《千年夢圓在今朝》一課,課堂上的閃亮點和灰暗點清晰呈現,很多地方值得反思:
1、 字詞教學放在導學環節還是匯報環節的問題
《千年夢圓在今朝》這篇課文出現大量成語,并在黃岡作業中有習題。為了不讓學生忽略這些成語,我在匯報的環節中著重讓學生討論、學習。但失敗之處在于,文本容量大,占用了后文討論的時間。反思:詞語的學習要讓位于文本的解讀,在文本中理解詞語更好。
2、 學生隨機的非相關問題與文本解讀的主要問題
學生在探究文本過程中,常常冒出許多于文本關系并不密切的非相關問題,如第一顆人造衛星是哪個國家發射的;萬戶座椅下是火箭還是煙 花……諸如此類問題并不是導學時所要探討的主要問題,但學生又熱衷,可時間又緊湊,怎樣處理才能既保持學生的熱情又不至于遷移課文解讀的主線呢?反思:匯報前的導學階段讓學生多查資料,將學生匯報前的非相關問題一網打盡。
3、 文本解讀中,學生學習情感與教師講授情感的契合問題
老師講得很投入,一些學生感情卻很漠然,這是一個很重要并亟待解決的問題,如果不能將全部學生引進教學預設的情感中,教學就失敗了。反思:從學習習慣、學習興趣入手,改變類似的狀況!
《千年夢圓在今朝》教學反思
《千年夢圓在今朝》是一篇獨立閱讀課,課文敘述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為實現飛離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夢想所進行的不斷的嘗試和追求。贊揚了中國航天工作者熱愛祖國、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
根據課型特點,我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導入之后,讓學生根據本單元學習重點和課前提示,自己確定本節課的學習目標。然后全班交流,明確學習目標。這樣的學習方式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連平時最不愛發言的馬莉也把小手舉得高高。接著,學生帶著“載人航天夢想是怎樣一步一步實現的?”這一牽一發而動全身問題一邊讀課文一邊做批注,大約七、八分鐘后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討論聲,說者有理有據,聽者認真細致,我巡視的同時,相機進行點撥、指導,內心充滿了喜悅。全班交流時,同學們爭先恐后、各抒己見,課堂氛圍異常濃厚,超出了我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