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我最好的老師
一、教材分析《我最好的老師》是美國作家大衛?歐文的作品,寫的是一個叫懷特森的老師,他在課堂上把錯誤的動物學知識“教”給了學生,讓學生們測驗都得了不及格之后,他才說出真相。以此教育他的學生時刻保持警惕,不要認為課本和老師就永遠正確。文章短小深刻,充滿哲理。
二、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描寫的故事,理解懷特森先生獨特的教學方法,體會到一個人具有獨立思考、獨立判斷和懷疑能力的重要性。
2、進一步學習通過具體事例說明道理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作者為什么認為懷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師。認識到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的科學態度,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貴品質。
三、教學過程
(一)交流談話,導入新課
1、板書“最好的老師”,說一說你心目中最好的老師應該是怎樣的?
每個人心目中的好老師標準都不同,這是一個沒有評價標準的評判。這節課,讓我們隨著美國作家作者去認識一位他心目中最好的老師——懷特森先生。
(二)初讀課文,認識“最好的老師”
1、自由輕聲地朗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想想你讀懂了什么?
2、交流
(三)再讀課文,走近“最好的老師”
1、再讀課文,劃出作者對懷特森先生前后不同的評價的句子 。
2、板書“這樣的老師算什么老師”“不,你的看法錯了”
(1)“這樣的老師算什么老師” 言下之意是——?
(2)“不,你的看法錯了” 言下之意是——?
3、這兩句話連起來讀一讀,你有什么感覺?有什么要說的,要問的嗎?
4、懷特森先生究竟做了什么讓我們這么生氣,這么氣憤?再讀1——4自然段。
要是你的老師也編造內容來上課,你會怎么想?如果你認真地按照老師教的去答題,卻拿到了打滿紅*的試卷,心情又會怎樣?
5、再次朗讀“這種老師算什么老師?”
6、就是這樣一位不可理喻的老師,卻是我心中“最好的老師”!懷特森先生用怎樣的教導讓我們明白了原委,改變了看法呢?再讀第五自然段,解開你心中最大的疑點,然后學著用懷特森的語氣解釋給大家聽。可以選擇幫助,更希望能完全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
(四)細讀課文,走進“最好的老師”
1、懷特森老師出人意料的舉動,除了給我們帶來驚訝,帶來不可思議之外,對學生會有什么好處呢?
2、出示第六自然段:從此,科學課對于我們來說就成了一種“冒險”。 “冒險”指什么?聯系上下文,說說具體指怎樣的過程?
這“冒險”讓我們明白了真正的懷疑不是無謂的懷疑,要學會證明自己的觀點。聯系上下文是閱讀中理解句子含義常用的方法。
3、第六自然段與一至五自然段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
(1-5自然段具體描寫一堂課學科的經過,第六自然段概括地寫此后的科學課成了一種“冒險”。這是一種有詳有略的寫法,在寫作中尤其是寫二、三件事的時候我們可以采用這種有詳有略的寫法。)
4、為什么說懷特森老師是作者最好的老師?
5、懷特森老師用自己獨特的教學方式教會了孩子們怎樣學習,這不僅改變了孩子們的學習方式,也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方式。這篇文章的作者是美國著名作家大衛.歐文,他寫的《第一家爸爸銀行》風靡全球。試想如果他在少年時代沒有遇到懷特森老師,那么他還是今天的大衛.歐文嗎?
(五)小練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