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一、以“詩”導入,激發情感
1、導入:昨天晚上我看了一篇文章以后,心情很是郁悶,于是提筆寫下了一首詩。想不想看看。板書:
風雪年夜賣火柴,又冷又餓街徘徊。女孩擦火幻美好,凍死街頭新年來。
請大家出聲讀讀。指名讀。誰能用理解古詩的方法理解這首詩的意思。
2、這首詩我把什么都寫了出來?(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
3、這首詩幾乎把這篇課文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全都包括了,寫的多好啊,認為我寫得好的同學使勁給我鼓鼓掌鼓勵鼓勵我。這首詩寫得好但是也有不足。誰能指出來(生:缺少題目)齊說題目:賣火柴的小女孩 板書課題 課件出示圖片齊讀課題。
二、尋找“美麗”,體會情感
1、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我想文中的主人公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你能不能說說這是一個( )的小女孩呢?
2、你們都說小女孩很可憐,可是安徒生卻在課文結尾中寫道,小女孩曾經很快樂,很幸福的。請同學們快速找出這句話來,讀一讀。指名讀。課件出示這句話。自由讀、生齊讀。
3、她曾經看到過哪些美麗的東西?請大家快速的默讀課文,找出這些美麗的東西并用筆畫出來。指名匯報:小女孩曾經看到過哪些美麗的東西?(美麗的東西是火爐、烤鵝、圣誕樹。)
4、同學們,你從課文中的哪些詞句能看出小女孩認為這些東西是美麗的呢?請自由讀課文有關的段落,并把你認為是的句子劃出來讀一讀。(是呀,多么舒服啊!請你再“多么舒服”地讀一次)指名匯報。
5、是呀,能坐在溫暖的大火爐前烤火,吃著噴香的烤鵝,看著美麗的圣誕樹,小女孩是多么的舒服,多么的快樂呀!所以作者說:生:齊讀(課件句子)。
三、感受“幸福”,深化情感
1、從哪些詞句中,可以看出小女孩和奶奶在一起很幸福?請大家再從課文中找找、劃劃。并把它讀出來。指名匯報。
2、假如你就是小女孩,那么溫和,那么慈祥的奶奶出現在你的眼前時,你會情不自禁地叫起來,又會怎樣祈求奶奶把你帶走呢?自由讀,范讀,指名讀,齊讀。
3、誰接著匯報從哪些詞句中,可以看出小女孩和奶奶在一起很幸福? 課件出示句子
4、這樣的地方,是多么的快樂,多么的幸福呀!假如你就是這個賣火柴的小女孩,你和奶奶一起到了這樣一個幸福的天堂里去生活,你心情會怎樣?請你讀出這幸福生活的心情?自由讀,范讀,指名讀,齊讀。
5、是呀,能與自己最親愛的人在一起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此時的小女孩與奶奶在一起了,她是多么快樂,多么幸福呀!所以作者說:生齊讀(課件句子)。
四、體會“曾經”,提升情感
1、可是,上課開始時,你們都說小女孩很“可憐”,怎么現在又都說小女孩很“幸福”了?這不是自相矛盾嗎?怎樣理解安徒生寫這句話的含義?
2、自由讀最后兩個自然段,質疑。理解句子。
句子(1):為什么嘴上帶著微笑?句子(2):為什么手里還捏著一把燒過了的火柴梗?句子(3):這句話中出現了兩次“曾經”和“幸福”,對這兩次出現的“曾經”和“幸福”你是怎么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