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火柴的小女孩說課稿
一、說教材
我今天講的是人教版第十二冊第四組中的《賣火柴的小女孩》,這是一篇童話,他為我們講述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悲慘遭遇的同情,本文是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和情感交流的好材料,因此,在教學本課時我準備分三課時:第一課時初讀課文,解決字詞知識,理清課文脈絡;第二課時精讀“賣火柴、擦火柴”部分;第三課時學習小女孩凍死部分,理解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的含義,進行小練筆。
我要說的是第一課時。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課教材特點和課程標準的要求及學生實際,我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理清課文脈絡。
4、初步感受小女孩的悲慘命運,激發學生的同情心。
三、說教法、學法
“教師教完是為學生學服務的”,教師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就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本節課主要采用學生自主讀和做交流的方法并配以情境教學法進行教學。
四、設計理念
閱讀是個性化行為。標準中指出: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是多元的,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感受。因此,本節課中引導學生人人參與到讀中,人人動口、人人動腦,讓學生在讀中理解、領悟、品味、積累,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的課堂。真正體現課程標準的人文精神。
五、說教學程序
1、談話導入。
上課開始我先以高興的語調詢問學生每一年當中那一個節日你是最高興的?為什么高興?學生會說出理由,然后轉折老師這一接課也給你們帶來了一個發生在大年與的故事,然后播放《賣火柴的小女孩》flash動畫的情景朗讀,接下來讓學生說說聽后的心情和感受。這樣導入將學生引入了一個特定的情境當中。學生自然會把自己和小女孩進行對比,激發學生的同情心,同時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接下來在引導學生了解安徒生開拓學生視野,增長見識。
2、初讀課文,落實基礎知識。
接下來讓學生自讀課文,自己解決字詞知識,然后檢測。這樣安排可是因為六年級學生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這樣做才能把基礎知識落到實處。
3、再讀課文,把握課文整體內容,理清課文脈絡。
這一部分由于本文篇幅較長,文中多音字較多、學生要達到把課文讀準、讀通、理清脈絡就要多讀、反復讀。因此,這部分教學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段練讀,然后展示給同學,比一比看誰讀的通順,讀的流利。讓學生在聽、讀的過程中把握課文的整體,這樣才能為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做好鋪墊。
課的結尾讓學生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檢測學生讀文的效果,為下節課做鋪墊。
這就是我設計本節課的想法,對于六年級語文講讀課的第一課時到底怎樣上,都應解決哪些問題我也把握不準,也想借本次活動向各位領導、老師請教,這也是我們高年組教師的一個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