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課時教案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小女孩悲慘的命運,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領(lǐng)悟作者基于現(xiàn)實合理想象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復(fù)習導入
回憶上節(jié)課學習了哪些內(nèi)容?(分段、段意、主要內(nèi)容、學習第一段)
說說段意(幻燈一)
通過對第一段的學習,你有哪些感受?
交待目標:關(guān)注小女孩的命運;體會文中情感;學習虛實結(jié)合的表達方法。(幻燈二)
學習第二部分
快速瀏覽課文第二部分,思考:小女孩幾次擦燃火柴?每次都看到了什么?(幻燈三)
學習第一次幻像
小女孩看到了怎樣的幻像,仔細讀讀,想想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樣的幻像?(幻燈)
理解重點語句
從哪看出她很冷?(抓住關(guān)鍵詞語“凍僵”“哪怕”)(幻燈)
理解:“她敢從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墻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嗎?她終于抽出了一根。”(幻燈)
小結(jié):小女孩渴望溫暖,然而沒有人能夠滿足她的小小的愿望,現(xiàn)實世界給予她的只有徹骨的寒冷。作者運用這種強烈的對比,更加突顯了小女孩的不幸。
學習二、三、四次幻像
接下來,小女孩陸續(xù)又擦燃了幾次火柴,她分別看到了什么?你是怎樣理解的?(幻燈)
學生通過對比朗讀,體會小女孩命運的悲慘。(選擇自己印象深刻的部分,練習有感情朗讀。)
小女孩為什么接二連三的擦燃火柴?
作者為什么把幻像寫得這樣美?
學習第三部分
小女孩一次次擦燃火柴,一次次看到了美好的幻像,結(jié)果卻一次次讓她失望,最后她擦燃了一整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她留住了奶奶嗎?
默讀第三部分,劃出語句,想想該怎樣理解?(幻燈重點句)
有感情朗讀全文
讓我們再來重溫一遍課文,感受小女孩命運的悲慘,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練筆
讀得真好,小女孩悲慘的命運怎能不使人同情?有一位叫劉倩倩的同學,在學習了本文之后也深受感動并寫下了一首詩,想讀讀嗎?
指名讀
你也愿寫幾句嗎?
交流
結(jié)束語
閱讀名著,同名作家對話,對于我們來說就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安徒生感人的作品遠不只這一篇,像《海的女兒》《丑小鴨》《拇指姑娘》等等,課后大家可以找來讀一讀。
板書設(shè)計:
賣火柴的小女孩
幻象 現(xiàn)實 說明
賣火柴 火爐 寒冷 渴望溫暖
烤鵝 饑餓 渴望食物
美好的幻象 圣誕樹 孤獨 渴望快樂
奶奶 痛苦 渴望幸福
悲慘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