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的工作說課
讓我們詩意地棲居在語文的土地上——《一夜的工作》第二課時說課稿
人,充滿勞績
但還
詩意地棲居于在地上
——荷爾德林(德)
教育,教學,語文教學,小學語文教學,充滿勞績,但卻詩意盎然。詩意的境界,我的理解是一種“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的境界。語文,詩意的語文就是要在這樣的意境中,引導學生與作者進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靈對話,從而豐富情感,陶冶情操,培養學生詩意般的心靈。
認 識
讀《一夜的工作》就是讀總理偉大的人格,讀《一夜的工作》就是有一種感動在激蕩,有一種崇敬在升騰,那是總理的人格力量。這一夜,簡樸、勞苦,工作時間之長,工作任務之重,工作態度之認真,無不激起我們對總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感懷和敬仰。
文中寫總理辦公室陳設的“極其簡單”,寫總理“一句一句地審閱”文件,寫總理夜宵花生米的“數量極其簡單”,對這些文字的品味,要靠我們細細咀嚼、感悟。
新課標明確要求:“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由于時代的差異,學生普遍對周總理的認識停留在表面的認識上,不容易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但在互聯網上,有關周恩來總理的文字介紹、音像資料、視頻資料都比較翔實,因此,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讓學生去接觸、了解、占有各種資料,加深對周總理生平事跡的了解,從而在課文的學習中,從作者充盈于字里行間的敬仰、贊佩之情中激起情感上的共鳴。在此基礎上,于是,歌曲《你是這樣的人》,電影剪輯《周恩來》,文獻資料《周總理生命中的最后日子》,義務教育階段不同版本的教材中有關周總理的課文,歷史照片,手書手記,都有機地融入了《一夜的工作》。
展示網站的整體架構。
在這節課的設計上我嘗試打破時代的差異,由周恩來總理引出朱熔基、兩位總理,拉近學生的時代感,從而初步建立“新中國的總理”這一教學主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準備上這節課的班級是四年級(2)班,該班是我校的電腦班,學生從一年級就開始學習電腦,學生信息技術操作能力較強,計算機水平較好,對網絡和網站都有一定的了解,由于平時上課就經常上網查找資料,所以有一定的檢索、收集信息的能力。
基于對教材與學生的認識,我設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過程與方法:
1.理清文章思路,從課文中了解周總理一夜的工作的有關情況,結合主題學習網站相關內容體會總理工作勞苦、生活簡樸的崇高品質。
2.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能夠從事先制作的主題學習網站中了解周恩來總理的有關事跡,從而加深對總理偉大人格的認識,利用主題網站讓學生在相互交流、探究中達到情感的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