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燈光》一文的幾點修改建議
對《燈光》一文的幾點修改建議《燈光》(人教版第十二冊)一文中,有三處敘述我認為不妥:
1、1947年的初秋,當時我是戰地記者。挺進豫皖蘇平原的我軍部隊,把國民黨軍57師緊緊地包圍地一個叫沙土集的村子里。激烈的圍殲戰就要開始了。天黑的時候,我摸進一片茂密的沙柳林,在匆匆挖成的交通溝里找到了突擊連,來到了郝副營長的身邊。
2、郝副營長是一位著名的戰斗英雄,雖然只有22歲,已經打過不少仗了。
3、這火光雖然微弱,對于尋找突破口的部隊來說已經夠亮了。
現予以修改并陳述理由如下:
1、1947年的初秋,挺進豫皖蘇平原的我軍部隊,把國民黨軍57師緊緊地包圍地一個叫沙土集的村子里。激烈的圍殲戰就要開始了。當時我是戰地記者。天黑的時候,我摸進一片茂密的沙柳林,在匆匆挖成的交通溝里找到了突擊連,來到了郝副營長的身邊。
原文中的“當時我是戰地記者”這句話不僅與“1947年初秋”有時間重復之嫌,還使句子意思不連貫。按理,在“1947年的初秋”這個時間后面,接著應該寫發生的事情,但原文介紹的卻是“我”的身份。如果將這句話移到“激烈的圍殲戰就要開始了”的后面,句子銜接就很緊湊,讀起來就很順暢了。
2、郝副營長是一位著名的戰斗英雄,雖然只有22歲,但是已經打過不少仗了。
3、這火光雖然微弱,但是對于尋找突破口的部隊來說已經夠亮了。
《現代漢語詞典》對“雖然”一詞是這樣解釋的:連詞,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應,表示承認甲事實為事實,但乙事并不因為甲事而不成立。可見,表示轉折語氣的關聯詞在使用時,一般應該成對地出現在上、下半句里。如:他雖然工作很忙,可是對業余學習并不放松。原文1、2句中,只在上半句里出現“雖然”一詞,不符合語法規范,意思也表達不清,應在下半句里加上“但是”(或但)這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