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戲的教案
學習目標 :1.學習并積累“鼻祖、曠野、隨心所欲”等詞語和優美語句。
2.了解藏戲的形成,體會藏戲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體會在表達上的特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藏戲蘊涵的深層涵義。
教學重點:
了解藏戲的形成,體會藏戲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
教學難點:
感受藏戲所表達的涵義。
課時安排 :
1課時
教學準備 :
上網或者去圖書館查找有關藏戲的錄象、圖片以及記載,準備一些藏戲面具。
教學過程 :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教師:同學們,你們知道你們的爺爺奶奶喜歡看什么類型的電視節目嗎?
學生:粵!
教師:嗯,很好!你們都知道爺爺奶奶喜歡看粵劇。那么你們又知道粵劇是怎樣的一個節目嗎?
(學生自由發揮)
教師總結:粵劇又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是屬于廣東人的一種文化節目。其實每個民族都有他們自己特色的戲。喊不沼悬S梅戲、河南有豫劇、浙江有越劇、四川有川劇……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種和這些戲劇截然不同的戲劇:藏族戲劇——藏戲
板書課題:7*藏戲
二、初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1、解釋“鼻祖、曠野、隨心所欲”等詞語。
2、要求學生快速瀏覽課文,畫出藏戲和其他戲劇的不同之處。
(1、戴著面具演出 2、沒有舞臺 3、一部戲演出三天五天還沒有結束)
3、給課文分段
全文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自然段):用疑問句形式引出藏戲。
第二部分(4—7自然段):介紹了藏戲的形成。
第三部分(8—19自然段):介紹了藏戲的特點。
三、品讀課文,深入了解藏戲
(一) 學習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戲的特點
1、前三段用三個并列的疑問句開頭,作者暗示了什么呢?這樣表達有什么好處?
暗示了藏戲有三個特點:戴著面具演出、演出時沒有舞臺、一部戲可以演出三天五天還沒有結束(演出時間長)
這樣表達給讀者留下懸念,吸引讀者。
2、找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注意朗讀時的語調,體味句子的感情色彩。
(世界范圍內,像藏戲這樣的戲劇很稀少,中國人以擁有這樣的戲劇而自豪)
(二) 學習第二部分,了解藏戲的形成
1、 學生細讀第4—7自然段,思考藏戲是怎樣形成的,感受故事的傳奇色彩。以自己的話表達出來。
2、 這個故事最能打動你的是哪一部分?鼓勵學生自由表達。
(年輕的僧人唐東杰布許下宏愿,發誓架橋,為民造福。一無所有的唐東杰布,招來的只有一陣哄堂大笑。)
(三) 學習第三部分,深入了解藏戲的特點
1、 呼應開頭第一段的三個問題,找出相應的描寫
(8—16自然段寫了藏戲戴著面具演出的特點;17—18自然段寫了藏戲演出沒有舞臺的特點;19—20自然段寫了藏戲一部戲要演出三天五天的特點。)
2、自由讀剩下的內容,結合 “不要幕布,不要燈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鈸為起伴奏!,體驗藏戲的簡單和純樸。
四、總結
藏戲是藏族的傳統戲劇,發展到今天,仍有著無窮的魅力,是中國文化的奇葩,是世界文化的遺產。
五、活動
播放藏戲的視頻,學生看完后戴上面具學著表演。
六、布置作業
用自己的話寫一寫藏戲的形成以及特色。
附:板書設計
藏戲特點:1、戴著面具演出
2、沒有演出舞臺
3、演出時間可以長達三天五天還沒有結束
傳奇來歷:為民造福 開創藏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