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頂碗少年》有感
讀《頂碗少年》有感
山東省兗州市新驛中心小學六年級⑵班 胡忠耀
今天,我讀了《頂碗少年》這篇文章,說是一位表演雜技的少年,在一次座無虛席的表演──最難的頂碗節目中,不慎失手,十只碗全被打碎,但是少年卻從容不迫,毅然地第二次頂碗,在眼看要成功的瞬間,未曾想又失敗了,他又第三次頂起了碗,最終成功。
在別人看來,有時候認為該放棄的事情,由于自己的執著,自己頑強的毅力,卻成功了。在生活中往往很多這樣的情況,我們要面對許多失敗,不思進取,放任自流,不找原因,永遠也成功不了;相反的是,不放棄,克服困難,堅持不懈,最終到達勝利的彼岸。就如一位名人說的:“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我覺得學習就像“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果我一次考試考得不好,就心灰意冷,沒有信心的話,那么就永遠也不會考好的。如果失敗了心里想著一句話:“失敗乃成功之母”,我就一定能戰勝困難,勇往直前。
讀《頂碗少年》有感
江蘇省張家港市泗港小學六年級⑶班 陳 李
生活中,有些偶然的小事可能會給你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獲,時時縈繞于心。只要善于觀察,善于探索,啟示就會在不知不覺中飛到你的心田。
今天,我讀了這樣一篇文章,給了我很大的啟示。故事是這樣的:有一次,作者在露天劇場觀看雜技表演,一個小男孩表演頂碗,剛開始簡單的表演進行得非常順利,最后緊張時刻到了,一組大難度動作――他騎到另一位演員身上,兩人一會兒共同站起,一會兒共同躺下,一會兒用各種姿態轉動著身軀。他頭頂上的碗,搖晃得越來越厲害。終于在一次轉身中,“啪”的一聲,那一大疊碗突然從頭頂上掉了下來!這意想不到的結果,使觀眾大失所望,又一次的試驗,失敗了!觀眾的喧嘩聲此起彼伏,但是,少年沒有在喧嘩聲中氣餒,繼續努力表演著,終于,在最后一次表演時成功了!臺下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這正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拼搏!是的,人生就是一場拼搏。敢于拼搏的人,才是命運的主人。在山窮水盡的絕境里,再拼搏一下,也許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嚴寒里,再拼搏一下,就會迎來溫暖的春風――這就是那頂碗少年給我的啟示。那以后的歲月里,不知怎的,每當我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只要一想起那頂碗少年,我就會擦干眼淚,站起來繼續拼搏;每當我覺得前途無望,只要一想起那位頂碗少年,我就會打起精神說“我不怕!”
讀《頂碗少年》有感
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中心學校六年級⑷班 周方軍
頂在少年頭上那醒目的十二只金邊紅花白瓷碗,在大幅度轉身的剎那間,終于穩住了,掌聲、歡呼聲像火山爆發在上海大世界露天劇場上空久久回蕩著……
頂碗少年在二次失利的情況下,面對臺下的觀眾的一片喧嘩,他沉著鎮定,最后成功地征服了觀眾。這需要多么大的勇氣和毅力,這是對自己意志的挑戰,這是戰勝自我的表現,這種驚心動魄的拼搏精神深深地感動我。
是呀,每個人在成長的道路上,難免會碰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和挫折,有些人在挫折面前退縮了,甚至走上了絕路,但更多的認是像頂碗少年那樣在困難面前自己做自己的鼓手,敲出自信,敲出勇氣,敲出自己成功之路。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大發明家愛迪生曾為一項發明做了將近8000次實驗,都失敗了。但他沒有沮喪。他說:“我為什么要沮喪呢?這8000次失敗至少使我明白了這8000種方法是行不通的。”正是這種不畏艱險,不怕失敗,敢于開拓的精神才鑄就了一條通向發明王國之路;保爾與病魔抗爭,寫就一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名垂文學史;海迪姐姐高位癱瘓,但她克服了種種困難自學成才……我在學習中也有同樣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