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教學實錄3
【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六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飯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體會作者對時間的逝去感到無奈、惋惜和不甘虛度此生的思想感情。
4、引導學生在讀中體味語言的美,在讀中品味字里行間流露的感情,在讀中學習語言的表達方式,積累語言。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體會作者用他細膩而獨特的筆觸,表達了對時間流逝的無奈和不甘心虛度年華的思想感情。品味、積累語言。
2、難點:
作者怎么至于為時間的流逝“頭涔涔而淚潸潸呢?”
【教學準備】
1、預習:
大體了解課文內容,提出不懂問題,查閱有關資料。
2、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法國大思想家伏爾泰曾這樣描述一個事物,說它“是世界上最多的,又是最少的;是最長的,又是最短的;是最快的,又是最慢的;是最不被人重視的,又是最令人惋惜的。沒有了它什么也做不成。”你知道他描述的是什么嗎?
生:時間。
師: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都紛紛寫出自己對時間的感悟,咱們今天就先來欣賞朱自清先生膾炙人口的散文《匆匆》吧。看老師寫課題。大家注意“匆”字最后一筆的點不要掉了。沒有這一點是什么字呢?
生:勿。
師:能組個詞嗎?
生:勿庸置疑、請勿吐痰、請勿踩草……
師:注意加上了這一筆點,它就變成了“匆”,你們瞧,咱們漢字是不是非常有意思呀。好,一起來讀讀課題。
生:匆匆。
師:平舌音讀準了。讀到這兩個字,你的腦海里很自然地浮現出什么樣的畫面?
生1:讀到這兩個字,我仿佛看到了一大早,大人們急匆匆地趕著上班,我們學生拿著早點趕著上學的情景。
生2:我的腦海里出現了火車站、長途汽車站人們急急忙忙趕車的畫面。
生3:我看到是媽媽傍晚趕著買菜、做飯時的樣子。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我們閱讀時,不管是一段話還是一句話,哪怕是一個詞,都能迅速地在腦海里浮現出畫面,這樣讀書是不是很有意思呀?剛才大家想到的是人們急急忙忙,行色匆匆,這是看得見,摸得著的。那么,作者是運用怎樣的語言讓時間的匆匆躍然紙上的呢?咱們來打開書,認真地讀課文。
點評:在課堂上注重了對語文基礎知識的滲透,注重對學生讀書方法和閱讀習慣的指導,在教學中找到契機就滲透,學生的習慣也就日積月累的形成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這一遍讀課文,要注意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尤其注意生字的讀音。如果遇到難讀的地方就多讀幾遍。一邊讀,一邊注意自己的感受,有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等會兒提出來。
生讀課文,按要求學習。(教師巡視輔導、評價。)
師:大家預習時讀了課文,現在又讀了課文,你一定有了些感受想說說了,但我覺得讀得還不夠,我們還得用心去與作者對話,咱們再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可以默讀,也可以朗讀,懂了的地方快一點讀過,不懂的地方再多琢磨琢磨。
生再讀文章,思考。
師:現在咱們可以談一談了。課文講了些什么呢?
生:課文告訴我們時間過得很快,我們要珍惜時間。(教師板書:珍惜時間)